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
《中国教育现代化》提出“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减负提效,拓展教育大资源服务模式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逐步进入深水区。
在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看来,要真正解决教育公平和效率问题,还需要个性化教育——不同地区教育水平不一,即使是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是不同的。本质上,优质师资的数量是一定的,能覆盖的教学范围十分有限,“大锅饭”难以照顾到每一个个体需求,学生的学习短板难以补全,也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公平”以及减负增效。
栗浩洋认为,调整教育供给侧的结构,人工智能个性化学习或许是减负增效的最好答案。
松鼠Ai成立于年,是一家toB的教育技术公司,面向公立学校与培训机构提供技术与内容,他们也是国内第一家将人工智能自适应学习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企业。
早在年,松鼠Ai在自研阶段,就联合公立学校、私立培训机构为学生提供免费服务,获取数据与训练模型。
在此基础上,—年期间,松鼠Ai正式推出首个AI智适应学习系统。为了更好地服务公立学校及老师、学生们,松鼠Ai成立了智慧教育事业部,配备专业的技术和服务人员,为公立学校智慧课程提供教训、使用培训及实时技术支持。
年开始,松鼠Ai与腾讯、英特尔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基于对课程的知识点、学习能力的精准检测和分层评析,打造了一套基于“教”、“学”,“测”,“评”,“研”,“管”智适应教学平台的智慧教育方案。
松鼠Ai打造的是一套不唯分数论、不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机制,旨在帮助学生跨年级、跨学段从源头上攻克薄弱知识点,夯实基础知识点,真正实现分层教学。
松鼠Ai的智适应学习系统已经在不少学校验证了其“减负增效”的能力。
贵州息烽县石硐镇木杉小学就是其中的学校之一。由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设备落后,木杉小学的整体学习成绩远远落后于县城里的其它学校。借助松鼠Ai个性化教育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全体学生的平均分相对开学时提高10.65%。
据松鼠Ai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其智适应学习系统已覆盖个市县镇,深度服务家公立学校和多家线上线下双栖机构,校内用户超过万,占总用户比例高达75%。
收入方面,松鼠Ai93%的收入来自技术服务费和SaaS订阅费,只有7%的收入来自学生的学费。
松鼠Ai透露,未来他们还计划提供后端引擎的定制化,便于公立校教师自建教学内容,将内容成本再降低,持续用科技服务激活教学端活力。
中金公司的报告曾提到,年疫情以来,停课不停学让校内市场发生了变化——随着信息化技术设施和硬件配置的逐步完成,软件和服务在经费投入中的占比将呈上升趋势并有望长期保持。随着教育回归校园,AI技术将进一步实现“千人前面”和“因材施教”。
实际上,放眼世界,智适应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一大趋势。近期,传统教育巨头PearsonEducation收购SmartSparrow,并在研发智适应科技产品MyLabMastering。学术出版商Wiley也收购了自适应学习平台Knewton,研发自适应学习产品。
另外,McGrawHillEducation、HoughtonMifflinHarcourt(HMH)、Coursera、Duolingo等世界级教育巨头、高市值公司都在布局AI智适应。
年以来,我国也多次发布重要文件,强调人工智能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作用,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结合,促进教育变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