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刺梨采收的季节,近日,在息烽县养龙司镇高硐村刺梨基地,阳光下,一颗颗成熟的刺梨散发出迷人的金色,漫山遍野都飘着刺梨的清香味道,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刺梨,呈现出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
“今年的刺梨结得又多又大个,产量高,预计有多吨鲜果,这几天正是收购的时候,村里面家家户户都在土里面快马加鞭的采摘。”高硐村党支部书记洪海说到刺梨产量好,黝黑的脸上便藏不住笑意,他说,刺梨虽然摸起来“扎人”,但是吃起来却“养人”,种起来更是“富人”。
“今年的刺梨品质很不错!我家已经卖了多斤了。”洪必江一边摘一边告诉记者,“我们村就有个刺梨加工厂,刺梨成熟后由公司统一收购,我们的刺梨完全不愁销路。”
据悉,洪必江种植的18亩刺梨今年全部挂果,没有种植刺梨之前,他家和其他家庭一样,都是靠种植玉米维持生计,很多土质不好、地块小的土地便丢荒了。从年开始,高硐村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按照7:2:1分红比例,带领村民种植刺梨。六年时间,高硐村的土地上几乎都种满了金灿灿的刺梨。
说起刺梨收购的事情,洪必江向记者算起了一笔收入账,“我家有刺梨18亩,今年一亩可以摘2斤左右,按照收购价格1.7元每斤计算,今年我家刺梨收入可以达7万多元,如果种包谷最多收入3万多元,算下来还是种刺梨强得多。”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用在刺梨身上也同样受用,高硐村彭焕坤告诉记者“有厂家主动联系我们,按照13元每斤收购刺梨干果,算下来比卖鲜果划算,按照这个价格,我家15亩刺梨至少可以收入9万多。”
曾经,刺梨是无人问津的山坡野果,如今,它已是养龙司镇村民们的“黄金果”“致富果”。目前,养龙司镇共发展刺梨种植余亩,挂果面积0余亩。今年,全镇刺梨鲜果产量可达余万斤,产值达余万元,产业覆盖全镇余户0余人,村民实现了增收增效。
“养龙司镇作为息烽县的农业大镇,我们将牢记根本,持续发展好刺梨、百香果、蜂糖李、葡萄、柑橘等产业的种植,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强省会’筑牢坚实根基。”该镇农业分管领导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娟
编辑朱迪
二审罗昌
三审王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