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脱贫故事大山,我一定能走出去

白颠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220628/11087443.html

 

我叫龚思友,家住息烽县鹿窝镇西安村,是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得益于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扶助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倾心帮扶,我家已实现稳定脱贫,我也考入贵州大学,一年后将迎来毕业,对于未来更美好的生活我满怀信心。     西安村是息烽县境内西山山脉深处的一个小村庄,山高坡陡、道路蜿蜒曲折,经济发展滞后,乡亲们受教育程度有限,走不出大山就只能在“瘦薄”的土地里拼命的“刨食”,贫穷是刻入骨子里的记忆,走出大山,是每个山里的孩子最渴望的梦。

帮扶人(赵立松)走访慰问龚思友(左一)

从懂事开始,我家就是低保政策重点照顾户,家中零散几亩薄田瘦土,加上父母体弱多病,年还被评定为国家级贫困户。尽管家里经济基础较差,得益于各项政策和贵州民彻助学促进会等爱心帮助,我坚持读完了初中升入高中,我知道,只有读书我才能走出大山,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全家命运。     年秋天我家中发生了巨大变故,母亲不幸辞世,父亲因犯错误接受劳改教育,本就困难的家庭遭遇到分崩离析的冲击,正准备升入高三迎接高考的我备受打击情绪崩溃。这个时候,县里出台脱贫攻坚结对帮扶政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立松叔叔成为了我的帮扶人,他了解我的具体情况后,多次和我谈心交流,与学校老师及班主任一起鼓励引导我,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在大家的帮助下,我重新振作起来,我明白,只有我强起来,我的家才会有希望,我自己才会有希望。

驻村第一书记与帮扶人慰问龚思友(中)

“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在赵叔叔和学校老师、班主任及同学们的关心帮助下,我在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贵州大学。面对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遵义市徐宗录叔叔向我伸出了帮扶之手,习酒我的大学帮扶项目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赵立松叔叔更是百忙之中亲自驾车送我去学校报到,带我逐一办理入学手续,并叮嘱我一定要做一个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人。我始终明白,这是国家政策的帮扶,这是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这更是家的温暖。     大学的我,既保持了成绩班级第一,拿到了校级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又在周末节假日通过兼职等方式赚取了足够的生活开支,是同学们口中的励志青年。鹿窝镇政府和西安村村委会还为我争取了低保兜底政策,并争取专项资金为我家修缮了破败的老房子,及时拨付扶贫项目分红资金,确保我能够在大学期间安心读书,早日成才报效社会。

龚思友在大学图书馆阅读

对于我和我的家人而言,脱贫不单单是经济上的脱贫,还有精神文化素养的提高,那样才是真正的“富有”。今年年底,父亲即将劳改结束,我相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倾心帮扶,我们家一定会有新的未来。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永远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坚持下去熬过了困难带来的就是宝贵的财富,会感恩的人永远充满信心。大山,我一定能走出去!

吴灵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娟

编辑徐然

编审杨仪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