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
贵阳银行积极践行金融精准扶贫的社会责任,坚持党建引领、精准施策,深耕“一对一”帮扶,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脱贫,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支撑力量。
自年来,贵阳银行结对帮扶息烽县温泉镇兴隆村、石硐镇中坝村和养龙司镇江土村3个贫困村,建强基层堡垒,发展种养殖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真帮实驻,用情用力,带动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
扶贫之笔,力透纸背,久久为功,借金融之力推进精准扶贫交出一份高质量成绩单。
党建“引”出新希望
5月21日下午3点,江土村村委会崭新的会议室里人头攒动,党员和村民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多媒体视频直播收看全国“两会”盛况。
“感谢贵阳银行给予的支持,为我们购买办公设备,让党中央的精神第一时间传达给村民,深入人心。”江土村村支书徐康雨看着崭新的办公楼感叹道。
与此同时,十余公里外,兴隆村村委会综合办公楼里,党员们一边收看两会报道,一边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贵阳银行选派的驻村干部帮助村民给开花的猕猴桃授粉。
“贵阳银行投入资金帮助我们建设村委会活动室、党建文化长廊等,让我们的党建活动更加形式多样。”兴隆村村支书周飞说。
以党建为引领,倾情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在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贵阳银行责无旁贷,积极履行地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以党建为引领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真正‘帮’到心坎里,‘扶’在点子上,为帮扶村如期脱贫竭尽全力。”贵阳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海说。
年以来,贵阳银行党委先后选派4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协助配合村党支部开展工作,带动村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思想,积极协助村党支部严格遵守“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旗在基层熠熠生辉。
党建抓得好,发展才有新动力。
贵阳银行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院坝会,以及入户走访等方式,将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送到百姓家门口,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积极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村级规章制度建设得更加健全、科学、系统、规范,让制度管人、管事、管钱,让村支两委的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今年3月,兴隆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产业“扶”出新面貌
5月20日,兴隆村村民谢成忠一大早照例来到养猪场打扫卫生。
“贵阳银行不仅拿了3万块钱给我修房子,还让我们搞产业,现在我家每年收入近9万元,日子真是越过越好。”谢成忠看着圈里圆滚滚的猪儿,心情十分喜悦。
年初,结合兴隆村产业实际,贵阳银行通过信贷支持万元引进富之源家庭生猪养殖农场,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村民实现增收脱贫。
“我们吸纳72户贫困户和低收入户作为股东,定期分红。目前已出栏生猪两批次头,实现村集体增收2.4万元,入股村民分红36万元。”贵阳银行驻息烽县温泉镇兴隆村第一书记杨邦算了一笔致富账。
贵阳银行帮扶息烽县温泉镇兴隆村打造特色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产业是衔接劳动力、土地、资产等要素的联合器。
在帮扶之中,贵阳银行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实施带动脱贫攻坚,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信贷支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鼓励贫困村结合实际情况发展支柱产业,让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加入到产业扶贫链中。
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是贵阳银行真帮实驻的坚定选择。贵阳银行辅助帮扶村以“三变”改革构建“村集体合作社+企业+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村集体、村民三方共同受益,在困难群众持续增收的基础上,也为帮扶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保障。
在此过程中,百姓参与务工务农、获得分红,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让村民自主劳动的意识不断增强,这不仅是简单的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提升,更是让帮扶村真正踏过脱贫线的关键法则。
倾真情付真力,精准扶贫才能见真效。
目前,贵阳银行先后在中坝村投入5万元发展养殖产业,每年按10%的收益率覆盖26户贫困户,拨付63万元帮助兴隆村、江土村分别发展亩辣椒产业和亩吊瓜、亩南瓜产业,预计两村集体收入均可达20余万元,产业扶贫成果不断凸显。
设施“建”出新生活
“你看我家的两个水龙头,一个自来水,一个井水,一年到头都不愁吃水。”江土村村民杨华陆指着家里厨房并排接通的两个水龙头说。
过去每年6至8月,村里会出现季节性缺水问题,村民无水可吃,只能去1公里外的地方挑水。
年,江土村成为贵阳银行的结对帮扶村后,首当其冲就是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
“贵阳银行提供了2万元资金,将原本停用的自来水管道疏通,为村里接上新的自来水管,村民吃水再也不愁了。”贵阳银行驻息烽县养龙司镇江土村第一支书龚光顺说。
不仅如此,在江土村内,干净整洁的道路、沿路设置的黄色垃圾桶、崭新的村居,都是贵阳银行倾情帮扶的有力证明。
贵阳银行支持息烽县养龙司镇江土村发展产业,驻村干部与村民一起种植南瓜苗。
打好脱贫攻坚战,基础设施必先行,作为农村经济的“生命线”,基础设施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
立足于此,贵阳银行着眼长远,聚焦帮扶村发展的薄弱环节,以“两不愁、三保障”为蓝本,以村党支部带动激活内生动力,集中开展道路硬化、推进危房改造、设施修缮提升等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经济上、生活上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有效解决群众脱贫致富的后顾之忧,为实施精准扶贫奠定了良好基础。
自年起,贵阳银行投入43万元资助3个帮扶村饮水工程建设;投入23万元购置垃圾中转箱49个,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及处置问题得以解决;投入58万元帮助兴隆村、中坝村共40户贫困户改建房屋、道路硬化、添置家具用品、修缮灶台和厕所等,着力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条件,办好事、办实事,让村民赞不绝口。
生活有保障,百姓有盼头。
如今,在贵阳银行的支持下,3个帮扶村交通路网纵横交错、水利设施星罗密布、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全新的生活环境温暖了百姓的心,也聚集了百姓的财富,走上了生机勃勃和无限希望的“幸福路”。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记者 郑芹
编辑 周晓玲
编审 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