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开阳县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扎实开展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各项工作,持续优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增强辖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治房为“先”。突出“清、建、管、用”全面推进农村“治房”工作,结合“治房”摸底和房地一体测绘工作,逐户逐宅逐房开展全面清理排查,坚决拆除违法违规建房。同时,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因地制宜推进农房风貌整治,实施农房室外环境美化提升工程,按照“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原则,实施房前屋后菜园、果园、花园建设,优化宜居农房的整体功能,确保农房风貌整治工作有效提升。
坚持治水为“重”。坚持推进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紧盯农村饮用水水量水质水价问题,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供水工程布局,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坚持治垃圾为“常”。按照“源头减量、就地处置”原则,突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终端处理四个重点环节,加快农村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完善分类设施,引导农民群众开展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养成垃圾分类回收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发动村组干部、党员同志、群众代表等,对村组主次干道、沟渠河道、房前屋后等开展卫生大扫除,不断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坚持治厕为“底”。深入开展农村户厕改造“比质量、比作风、比进度”活动,将各村动工率、完工率、验收率进行综合排位,对末位村进行通报批评,在全镇营造“比学赶超”的改厕氛围。严格执行11个改厕步骤和“五到场”监管制度,严把改厕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无害化卫生户厕建一个成一个,建一个达标一个,将“治厕”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坚持治风为“要”。以倡导村民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为重点,通过张贴公益广告、入户宣传、发放《倡议书》、组建“治风”志愿者服务队伍走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多方位、多渠道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宣传活动。同时,通过设立红黑榜、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签订承诺书等方式,引导辖区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文明新风新理念,树立和谐社会新风尚。
附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