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花溪河畔的贵阳市清华中学距今已有82年的历史,在这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的学校里,有一位被学生和家长亲切称作“老谯”的老师,不仅是大家心中的“状元班主任”,更是学生们心中最敬重的老师。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贵阳市清华中学名师——谯晓南。搭好“连心桥”打造多元人才教育“老谯”,人如其名,就像搭建在学生与课堂教学间的一座“连心桥”。
他不仅在教学方法上精心探索,让学生们能够更高效吸收课堂知识,也会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学用相长,丰富课余生活。在从教15年来,他先后带出3个文科状元,分以上的高分学生更是数不胜数。而教学的成功秘诀,与他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我不仅带领学生下乡干农活、做家具,提升了他们的规范意识和动手能力,还带领学生参观文昌阁、阳明祠、息烽集中营等文化古迹,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将学生真正培养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谯晓南说。立下“规矩”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规范”,是谯晓南长期教学工作的关键词。谯晓南向记者回忆到,最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要用天下最大的热情做最枯燥乏味的事。”在他看来,教育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规范意识。“一个班级的学习与风气有很深的关联,班上风气正了,学生的学习自然会好,所以班规的制定是班级管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规范意识的开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谯晓南的言传身教下,他所带的班级都形成了“守规矩、重规范”的良好风气。同学们上课时认真学习,下课后仍然秩序井然。课间时间,总能看到他班上的学生会自觉地拿着书站在走廊上,或回想老师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或背背英语单词,或相互交流学习困惑,班级学习气氛十分浓厚。做好“传帮带”桃李花香满园春“年级的同学往往视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为榜样,而在高年级中出现的问题,低年级就可以引以为戒。”谯晓南向记者介绍到了他的另一教学“诀窍”——传帮带。在谯晓南的班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每年高考结束后,邀请毕业生回到班上,将自己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与学弟学妹分享,辅助下一届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同龄人有他们自己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沟通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沟通要。”谯晓南告诉记者,有了学姐学长的的陪伴与开导,会无形中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能更从容的面对高考。这样的“传帮带”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他班上独特的精神传承。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学生也走上了教师岗位,让“师道”精神薪火相传。花溪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胡流冰川
编辑何欣
编审 王太师 杨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