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区的地下党员,被捕后就意味着牺牲做好这

北京中科忽悠 http://m.39.net/news/a_6010350.html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被捕的那些事

“四·一二”后,在上海,两位前北大学生夫妇何洛(?~)、刘尊一(~)被捕,何洛乃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上海学联主席,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暴动,民选上海市府委员兼局长;刘尊一为中共江浙区委妇委书记。刘乃川妹子,万县人,~年就读北大政治系,罗亦农介绍她入党,与赵世炎二姊妹及另七位女生结拜“十姐妹”,相约终身不嫁。

不过,此时“十姐妹”已过半数背约。“十姐妹”中,刘尊一最漂亮,桂系接管上海特别市党部后,白崇禧淞沪警备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潘宜之(~)受同事托请,从轻发落有孕在身的刘尊一,医院疗治刑伤。有人向蒋介石告状:潘宜之包庇共产党要犯,蒋下令将刘尊一转南京监禁,与何洛一同被杀的有从杭州逃来的中共党员宣中华(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委员)、安体诚(杭州法政专校教授)。”

年夏,孙传芳败退苏北,取得山东军阀张宗昌支持,从扬州渡江,攻占镇江,向南京推进。何应钦、白崇禧率北伐军第一、第七军迎敌,双方对峙在南京与镇江之间的龙潭。战况惨烈,潘宜之在上海率领东路军刚接收的两艘军舰楚同号、永安号。溯江而上,直抵龙潭江面,炮击孙部,使其腹背受敌,一败涂地。是役,潘宜之立了大功,潘没邀功讨赏,而是上南京再次将刘尊一保释出狱,8医院,让刘生下前夫何洛遗孤。刘尊一大受感动,10月嫁给潘宜之,年,刘尊一留英攻读教育学,年回国,终身从教。潘宜之乃同盟会员、孙中山侍从秘书、保定军校三期生(白崇禧同班同学),“四·一二”次晚。周恩来在上海七宝镇被捕。潘宜之念旧情,当即放了周恩来。

年,周恩来在重庆特函国府经济部次长潘宜之,以示谢意。年后,周恩来多次在中南海宴请刘尊一,安排其孩子上学。后来刘尊一,患癌症急送北京,邓颖超四次组织名医会诊,救回刘一命。年底,潘宜之出任《中央日报》社长;年2月,出任武汉市长。年9月9日,潘宜之愤于国府降格使用,服用烈性安眠药自杀于昆明,终年52岁。留下二十四字遗嘱:“穿上大衣,放进棺材,抬往后山,埋在地下,树立碑子,就此了事”。年后,刘尊一为西南师院教育系教授。

年6月中旬,上海施高塔路(今山阴路)恒丰里号,上午召开江苏省委成立会议,王若飞传达中央指示,陈延年任省委书记,郭伯和任组织部长。会议开始不久,有人报告一个知道会议地址的交通员被捕。本应快转移,王若飞认为侦警不可能来得那么快,会议进行到午饭前结束。

饭后,陈延年、郭伯和看看没动静,一起回到恒丰里,刚坐下讨论问题,国民党军警便包围了恒丰里。被捕后,陈延年称自己是厨子,国民党也无确凿证据,党组织通过关系,已块钱赎出,但叛徒出面指认,一并供出江苏省委接任书记赵世炎。

恒丰里出事后,赵世炎已决定搬家,因连日大雨,推迟搬家。7月2日黄昏,大雨如注,淞沪警备司令部根据叛徒指引,包围北四川路志安坊号。赵世炎外出,警探坐待,赵妻与娘姨万分着急,娘姨走向窗口,想发出报警信号,被警探阻挡。最后,娘姨不顾阻拦要收进花盆,见赵世炎匆匆归来,急中生智顺手将花盆推下去,无奈大雨倾盆,花盆碎声没能提醒赵世炎,他仍进了屋,旋即被捕走。

此时,王若飞还在附近旅馆。晚上九点,赵妻夏之栩才上旅馆通知王若飞“出大事了”。

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经长沙、株州,赶往安源领导秋收起义。安源去铜鼓的路上,毛泽东与一同伴遇上挨户团,拦住检查,一听口音不对,押往张家坊团防局。行至一杂草丛生的斜坡,毛泽东掏出几十块银圆抛在地上,几个团丁抢着去捡,毛泽东与同伴得以脱身。

被捕是白区地下党员必须“时刻准备着”的天天悬系的最大心理阴影。某日,瞿秋白、杨之华夫妇在上海坐电车,一人盯着瞿秋白,瞿吓得面如土色。”白区同志间流传顺口溜:“严刑拷打,家常便饭;砍头枪毙,告老还乡。”甚至“二进宫”、“三进宫”也是家常便饭。再隐蔽再掩护,“反侦察”能力再强,还是会留下痕迹,仍然相当危险。

年3月31日,北平学生举行“抬棺游行”,参加者都是少数激进青年,由于不顾客观条件,遭到镇压,在“左”倾错误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党很不容易积聚起来的力量,不应有地消耗掉了。”被捕的著名中共女性:

帅孟奇、钱瑛、何宝珍(刘少奇妻)、夏之栩(赵世炎妻)、王根英(陈赓妻)、张琴秋(陈昌浩妻)、熊天荆(伍云甫之妻)。

大革命后地下党人数锐减,“全国各地党组织几乎没有一省未经敌人破获。年3月初,湖北省委和武昌巿委机关被完全破坏。不少省市组织屡建屡毁。年5月,厦门党员总共45人,其中工人16名、士兵2名、知识分子23名,其他4名;男40人,女5人。

一些农民党员赴沪参加会议,因不了解城市生活,闹出许多笑话,引起密探注意,招致逮捕。年6月,中央职工部长刘少奇巡视东北,沈阳的满洲省委遭破坏后没恢复,刘少奇代理省委书记,与省委宣传部长孟用潜一起组织奉天纱厂罢工,8月上旬不慎被捕,组织上筹了20块光洋,买点水果点心探监,由于未暴露身份,省委接着花两块钱找到铺保,再塞给狱警两块钱,便把他救出来。

年秋,张爱萍(~)在上海“二进宫”。第一次进提篮桥二十天,同时被捕的还有佘一梦及后为着名演员的王莹;第二次先入龙华警备司令部,再转苏州的法院审判,一个月后因“证据不足”释放。此时,苏北南通、如皋、靖江、泰兴等农民暴动,成立红十四军,江苏省委从上海增调干部,支部大会上张爱萍报名,学生转为军人。年初秋,进军泰州的战斗中张爱萍左手被打断,医院疗伤。

被捕后,不承认中共党员,不到“铁证如山”决不暴露身份,乃是重要逃生手段。年4月15日,河南省委书记周以栗、宣传部长任作民被捕,上刑逼供,坚持“无罪”,不暴露身份,外面有打入国民党省府的南汉宸暗中使劲,仅判刑一年。出狱后,第一批留苏生的任作民即任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沪东区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

江西苏区发展之前,中共中央机关只能设置大城市,上海因其租界、地理、交通等条件,便于隐蔽,“四·一二”后一直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各苏区重要干部均由上海派出,各地也一直向上海中央要干部。

2、狱中的生活

年初,山西第一模范监狱——山西陆军监狱,灰色囚衣的政治犯,戴着脚镜,两人一间、四五人一间,也有二三十人一间,上下午各有一次可出来大便,白天可在院内晒太阳,但规定亲属不准探监,不准接触普通刑事犯,什么书报都不准看。吃饭上厨房排队,发臭的小米,几片发酸的萝卜干,有一次竟从饭锅里捞出两只死老鼠。

犯人们提出要吃一碗干净的饭,狱方回答:“犯人就是要吃陈仓米,陈仓米就是这样,谁不爱吃就不要吃。谁叫你们犯罪呀!”政治犯抗议绝食,要求狱方答应三项条件——改善伙食、去掉脚镣、阅读书报。坚持绝食五天,终获胜利,政治犯还在狱中办起拉丁化新文字板报《都来看》,监方看不懂,看守所长文化程度很低,看不懂拉丁化文字,政治犯见他“狗看告示”,故意问他上面写了什么?

看守所长煞有介事:“这是英文,咱不认识。”还回头训斥刑事犯:“这是外国,你们能看懂,都快走!”看看犯人都不走,只好在一片哄笑中尴尬退身。

蹲监也有好处:“房租不必付、电灯免费、饭是警备司令送吃的,小菜有济难会接济,肚子饿时,早晨和下午还可买大饼油条吃,虽然比外面买的要贵一些。”

蹲监大好处是静心读书,都说坐牢是最好的大学。

经济力量在监狱也“无坚不摧”。年北京草虚子监狱(军人反省院),关押着一批日后省部级高干的政治犯:

薄一波、刘澜涛、杨献珍、殷鉴、安子文、张友清、陈原道、周仲英、刘亚雄、李楚离、徐冰、刘格平、廖鲁言、冯基平、魏文伯、王其梅、徐子荣、王鹤峰……

因禁止读红色书籍,最初用旧小说封面“换装”弄进来,后被发现,狱方禁止一切书籍带入。

薄一波每月私塞20元好处费给看守,请他们代为购书,解决了狱中的阅读,因了这20元,薄一波违反监规,看守会为他“运作”不移送军法处隔离反省。监狱跳蚤臭虫特多,伙食又差,他们改编《打倒列强》(两只老虎曲子)歌词:“谷子窝头、谷子窝头,白菜汤、白菜汤,一人一片咸菜、一人一片咸菜,真不够?真不够!”

身陷囹圄,心忧天下,最难受的还有信息不通。“与世隔绝了,外边的情况不了解了,敌人的动向不知道了,同志们的思想不摸底了,监狱外的同志看不到,监狱内的同志联系不上。”北平草岚子监狱里的青年政治犯极其关心形势发展,发生许多今人很难理解的认真争论:上海”一·二八”抗战、福建人民政府、张家口抗日同盟军,属于什么性质,最大的争论焦点:民族资产阶级有没有可能参加抗日,我们应采取什么策略。

狱中斗争常常进行绝食,绝食感受值得述:

第一天∶很难受;第二天︰腹中彻底空空,脸色苍白;第三天︰肠胃已习惯饥饿,不太难受,但头昏眼花、四肢发软;第四天︰周身无力,躺着不能动了;第五天:昏迷状态,神情麻木;第六天:呼吸越来越弱,渐渐僵化,体质差得已昏死。

北京草子监狱政治犯的一次绝食也是坚持到第七天,狱方被迫答应六条要求:

1、政治犯一律下镣铐;2、改善伙食,每天一米一面,每餐一菜一汤;3、打开监房门,各监走动;4、每天放风三次,每次一小时;5、订四份报纸,可从外面购买书刊;6、牢房生火取暖。

狱囚殷鉴(河北省委书记)、薄一波(顺直省委军委常委)、安子文(河北省委秘书长)、刘澜涛(河北互济会秘书)、杨献珍(情报干部)、张友清(天津市委书记)等十二名中共高干,已判死刑,加了重镣铐,不许放风,等待执行。只因“何梅协定”,华北局势发生急速变化,国民党宪兵第三团撒走,死刑未执行。

就是押上刑场,都会“幸福来得太突然”。年秋,汪戈在西安被捕,刑具摆满一堂,但未真正动刑,中统陕室专员李自靖便宣死刑,带去郊外活埋。黑夜到了城外,李自靖命取下手铐脚镣,屁股后面踢一脚:“还不跑,等什么!”就这样放跑共党要犯,原来,这李自靖乃中共潜伏特务,接到营救汪戈的指令,他那些贴身助手也明白上司是什么人,心里明白,嘴上不敢声张,就这样上演一现代版“捉放曹”,汪戈一直满头雾水,年后仍不明白这一戏剧性遭遇,到处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李自靖利用自己的身分,还解救了许多被捕地下党员。

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因集中关押政治犯,红色志士赋诗:“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真正的狱囚生活,除了刑讯、枪毙,最日常的折磨是臭虫、跳蚤,搅得你日夜难安。不过,最戳心伤肝的还是“攻心”,国民党利用中共党内矛盾进行劝降,离间被捕党员对组织的忠诚。

年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等反对会议精神,1月17日在上海三马路东方旅社开会,《红旗日报》唐记者叛变泄密,多名同志被捕。审讯何孟雄时,国民党方面问:“你死后,共产党会你给什么处分?”

年5月15日在上海被捕的邓中夏,一位国民党中委前来:

“你是共党的老前辈,现在受莫斯科回来的那些小辈的欺压,我们都为你不平。......你这样了不起的政治家,何必为他们牺牲呢!"

这批反对派牺牲后,王明等人在散发传单中,虽然承认他们是“英勇牺牲的烈士”但仍说他们可惜是“右派”了。

一则细节得交待一下,国府对政治犯有一项“优惠”,蹲监七个月折合一年刑期,十年徒刑实关70个月,不到六年。

3、不得不说的牺牲

就是遭遇被捕,也有讲究。年中共南方局设三道门,要求遇国民党突袭,每道门可抵挡5~10分钟,以便二楼三楼烧文件。年秋,福建省委书记陈少微被捕,他刨挖墙洞逃出,省委常委李连生则在漳州被枪毙。年11月,郑超麟等托派骨干被捕半年多,提他出去照相,胸前挂上姓名牌。照规矩,拍照三天后枪毙,同牢难友将家里送来的最好菜肴给他吃,他摘下眼镜托难友转交其妻作纪念。苦熬三天,平安无事。事后知道:原判死刑,恰好龙华警备司令换人,蒋介石嫡系熊式辉换了十九路军的戴戟,刀下留人,改判十五年徒刑。

中共党员韩子健被捕后押禁贵州息烽集中营,利用哨兵夜间换岗越狱逃出,不敢走大路,行进于崇山峻岭,夜行昼宿,历尽艰辛,三十六天才到达大别山根据地。

年2月7日夜,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枪决23名政治犯(含“左联五烈士”),次日几位囚犯去卸尸体上的脚镣,三名女性还留着一条短裤,其余被扒得光光,帽子、皮鞋、内裤、袜子、发卡均被拿去“物尽其用”。能干这种活的,只能是执行宪兵与狱警,看来他们的日子至少不宽裕。扒死犯衣服好像成了执行军警的一项“专利”。

年初,湘西游击队员刘俊秀(~),一次被抓出岩洞,即将就地枪毙,搜走三块银圆,衣服也一件件剥下。他以“鬼就不要穿衣服”坚决抱着衬衣与两条裤子。此时,押解白军发生分歧,岩洞靠近大路,他们怕阴鬼出入方便,对来往者不利,正因了白军士兵的这一迷信,押解下山的途中,给了刘俊秀逃跑机会。

逃脱后,他摸到一猎户家,请人家搞顿饭,后请人当向导,在一木匠家住宿,临行前拿自己的好衣服换他的破衣服,让他得一点好处。年后,刘俊秀为江西省委首任组织部长、书记处书记。

如何向烈士家属报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年春节期间,邓颖超在上海探望湖南省委书记王一飞遗媚陆缀雯,周恩来派她通报噩耗,并劝其莫要过于伤感,邓颖超默默坐了一会儿,见陆缀雯十分闷,不忍启齿,借故走开,上隔壁罗亦农家。

陆缀雯见邓大姐欲言又止,跟着上罗家要当天报纸,一张张细阅,未看出什么,刊登王一飞遇害那份报纸被罗亦农收起来了。陆缀雯又到瞿秋白家打听消息,瞿秋白、杨之华接待她坐下,六目相对,默默无言,瞿秋白从壁上取下久未吹的洞箫,吹出苍凉悠远的哀音,陆缀雯感受到哀痛情绪,明白谁也不肯吐出那个叫她心碎的字眼。

那会儿信息不畅。年6月11日,蔡和森在香港被捕,8月4日被杀广州,其母年去世,一直不知道心爱幼子已死于12年前。

年2月19日晚,上海中央局书记黄文杰因叛徒出卖被捕,搜走三千现金、二十多只金戒指、四十多对玉镯、九箱文件及印鉴等。是日,被捕男女及家属共三四十人。被捕者中有宣传部长朱镜我、组织部长何成湘、秘书处负责人张唯一,以及王凌波、杜国庠、罗晓红、田汉、阳翰笙、许涤新等,这是上海地下党被捕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共党史称“二·一九”事件。

郑林(8~),山西永济县任阳村人,年入党,年5月被叛徒出卖被捕。是日,时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书记的郑林,受山西工委宣传部长李雪峰委拖,将一封信捲成比火柴棍大一点的纸卷,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上太原某宅接头。

一进门,见一位中年妇女,刚上前打听,屋里出来一男人:”快进来坐,那位朋友刚出去,马上就回来。你把信带来了吧,快给我。”郑林十分警觉,明明单线联系,他怎么会知道有信,郑林装着找错门牌往外走,密探上来一把拧住:“先生,我领你去找那位朋友。”此时已有围观者,郑林不能硬来,但必须销毁信,随机应变地:“先生,那就太麻烦你了。”密探不便当众搜身,一转身,郑林将纸条撕得粉碎,扔在人群杂乱的脚下。

此后,郑林被囚山西陆军第一监狱,年5月释放,年后,郑林任太原副市长、山西省常务副省长、省政协主席。

就是牺牲了,事儿还没完。第一批团员、留俄生、年8月入党的梁柏台(~),年3月3日于都突围中被捕,粤军余汉谋部处决于大庾,梁柏台年离家后就没回过家,其大姐因弟未归,奉养双亲,发誓要等弟弟回来才嫁人,发妻陈莲芝也誓不改嫁,两人相依为命,直至年、年相继去世。梁柏台在苏联娶了中共女干部周月林,留在苏联的两个儿子,一直杳无音讯。而周月林与瞿秋白一起被捕,出狱后历尽坎坷,年后又怀疑她出卖瞿秋白,蒙冤坐牢25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平反,定居浙江新昌县。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