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市毕节市生态环境执法支队四个三

为持续深化行政区域边界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合力打击跨区域环境违法问题,有力管控跨流域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汛期以来,贵阳、毕节两地生态环境执法部门采取“四个三”工作举措,集中执法力量对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开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对跨区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实现同步打击,推动贵阳、毕节跨区域“打非治违”联合行动取得新成效。

开好“三个会议”,推动联合执法走深走实

召开启动会,对两地跨区域联合执法事项进行同安排同部署。签订《贵阳市·毕节市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合作协议》,明确跨市界断面联防联控、跨区域环境隐患联合查处、重特大环境突发事件联合处置等重要合作内容。成立“双组长制”领导小组,调取精干执法力量组成7个执法检查组,划分6个重点管控区域,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各方责任,高效有序开展联合隐患排查工作。

召开分析研判会,根据排查工作需要,及时召开分析研判会,共同分析排查工作中的热点、重点、难点以及需要协调推进的事项,通报联合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商讨相应的对策措施,打造联合执法规范化“升级版”。

召开总结会,总结通报联合排查中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就推进问题整改进行安排部署。总结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成效,发掘、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推动联合执法向纵深发展。

黔西区域检查组现场访群众

突出“三个重点”,精准发力点穴执法

制定《毕节市、贵阳市年生态环境保护跨流域联合执法实施方案》,突出三个重点检查事项(重点问题、重点企业和重点内容),实现“点穴式”执法,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围绕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曝光的环境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跨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等重点问题,检查贵阳市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和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市、金沙县交界的乌江段沿岸涉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陆域(水域)生态破坏等26家重点排污企业,严查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置、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作假、私设暗管违法排污、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使用、未按规定开展“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等重点内容。

织金区域检查组对出水水质进行快检

做优“三个环节”,提升联合排查效能

将“三三制”现场工作法贯穿联合执法始终,做优“巡查、明查、暗查”、“访群众、查厂外、查厂内”、“网格化管理”3个环节。强化巡查、明查、暗查的联合应用,精炼违法行为直接证据,提高执法实效。通过共享群众信访线索,做到问题从群众中来,拓宽问题发现渠道,问题解决由群众评判。两市区域执法网格员定期联合巡查,充分发挥地方网格员前沿哨兵的作用,第一时间掌握区域内污染源数量、环境风险状况等,为准确识别环境风险隐患、科学施策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抓手。

联合排查工作开展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企业26家次,现场走访群众31人,检查发现矿井废水总排口自动监控设施运行不正常,煤矸石临时堆场三防措施不完善,应急池底泥清运不及时,在线废液、污泥、危废管理台账记录不规范等生态环境问题65个,已现场督促整改。

联合执法总结会

建立“三项机制”,夯实生态共建环保共管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生态环境执法重点工作,部署联合执法行动,遇重大事项可随时召开,协商解决跨区域重大环境问题。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定期组织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对交界处环境污染问题开展现场检查和交叉检查,明确专人负责跨区域联合执法的日常联系事务,为联合打击跨区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解决区域性环境污染纠纷、处置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提供有效途径。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通报、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及时通报边界敏感区域建设项目审批、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河流断面水质、重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等情况。共享环境影响评价、危险废物、核与辐射等领域专家库,加强技术交流,在重大案件办理中提供技术支援、装备支援。

下一步,贵阳、毕节将进一步结合“打非治违”工作需要,做好联合执法“后半篇文章”,督促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内容、标准和时限,确保联合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在巩固现有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继续开展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执法联动,携手推进两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丨贵阳市生态环境局

编辑丨杨鸣丹萧宇

初审丨梁隽岳植行

终审丨黎晓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