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烈遗迹息烽集中营

北京知名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611/9051898.html

息烽集中营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城关6公里的阳朗坝,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统设立的一所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秘密监狱,集中营本部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在83年前有一个堪称人间地狱的地方集中在这里,形成了这所监狱,建立于年11月,设定有监狱8栋43间,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扩建后的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主要分为两大区域。一是息烽集中营旧址文物保护区,二是由新纪念馆和纪念活动场组成的教育展示区,建筑面积平方米,分为序厅四个展示厅和缅怀厅六个部分。目前收藏有杨虎城、黄显声等爱国将领及其他烈士的珍贵文物余件。

息烽集中营四面崇山峻岭,古树参天,地形隐蔽险要。很多共产党员在这里接受“教育”,让他们投靠国民党,但这里的共产党员没有会投靠国民党的。息烽集中营从建立到撤销的八年间,先后关押了著名爱国将领黄显声、杨虎城将军一家,我国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之一的“小萝卜头”、小说《红岩》中的优秀共产党员疯老头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革命烈士车耀先、罗世文、张露萍、许晓轩等,以及爱国人士马寅初等。关押人数达多人,包括共产党员、进步青年、爱国将领等。其中,被秘密谋杀和折磨而死的超过多人,失踪的超过多人,幸存者不足名。

集中营的建筑原址基本都以原貌保留为主。为了提高息烽集中营的旅游承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在集中营原址北侧新建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作为体现息烽集中营革命精神的展现,满足红色旅游的需求和宣传爱国主义教育。除去修缮保留的监狱原址八栋四十三间以外,新建的历史纪念馆整体形态以灰色调为主。圆柱形的缅怀厅,既能形成形态上园与方的对比,也可以营造出缅怀厅内部高耸的空间形象。外墙主要采用了灰色的石材,其材质凹凸不平,极具纹理特色,也体现出场所历史的厚重感。陈列展览部分与办公研究部分分离布置,展览厅与缅怀厅通过展示相关革命斗争事迹和人物,以表达出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红色文化主题。内部参观流线清晰,四个展厅和缅怀厅分布在一二层,通过竖向交通空间和指示牌将整个流线串联起来。息烽集中营旧址还原了关押营房旧时场景,仍可看到不少铁链、竹签、烙铁等刑具,这里还保留了一些旧时的汽车和摩托车。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外部环境较为丰富,通过入口广场可以直接看到位于广场中的红色主题雕塑,广场的两侧均布置了树池,也设置了一些座椅作为游客休息之用。在广场与集中营原址的连接处,主题雕塑的两侧,种植了大量的常绿植物,暗示着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革命精神。

息烽集中营的历史可追溯到年,蒋介石为了维护他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在设在南京的军人监狱里面又设立了一所监内之监,用来关押被他抓来的一些既不能杀,又不能放,更不能让社会上知道的特殊“政治犯”。“七·七”事变前,这些“政治犯”被关进一所新修的更大的监狱—南京新监。抗战爆发后,日军步步深人,首府南京告急,蒋介石急欲内迁,便把南京新监的“政治犯”迁押到汉口,后又迁湖南益阳。年10月27日又从益阳出发,11月中旬迁到息烽阳朗,直到年7月2日撤销。

息烽集中营的狱政管理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第一任主任何子祯管理时期完全按照其残酷的全封闭式管理,犯人整天关在牢内,牢房的窗子都用黑纸糊上,里面终日不见一丝阳光。送饭都只能从门上的一个小孔递进去。“犯人”关在里面不多久就面色苍白,长满虱子和疮,而且不许放风,“犯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关在这样臭气冲天的牢内,大多被折磨得骨瘦如柴,连站起来都困难。对病倒的“犯人”,采取的“治疗”办法是放出来晒太阳,但不是让你自由地晒而是关在和人体一样大小的木笼站笼里晒。人本已十分虚弱,久不见阳光。被太阳一晒即刻昏死过去,但木笼紧箍着身子,昏过去仍不会倒下,有些死在笼内还不知是何时断气的。

集中营内有一天然溶洞,名为“猫洞”。集中营的刑讯室就设在这里,里面有各种残酷的刑具,在里面刑讯“犯人”,任你喊破天外面也听不见。在里面整死了人就埋在确底深处。解放后,两次发掘,挖出尸骨几十具,有的手脚还残留着镣铐。

年3月周养浩上任后采取了另一种做法,大搞所谓“狱政革新”。他开办14个生产单位的劳动,用“犯人”的血汁来创造大量的财富供他挥霍和弥补集中营的经费不足。他提出“监狱学校化、犯人劳动化”,把犯人改称为“修养人”。同时他抽出一些有一定社会影响,有知识的非共产党员的人参加各部门管理,这些被称作“全修养人”。“全修养人”中有些没有暴露身份的共产党人如韩子栋、车耀先等。周养浩在搞“犯人劳动化”的同时,又大搞其所谓“思想感化”。他在狱设设立了“教诲所”,又创办了(复活月刊》和(养正周报》,让“修养人”当编辑,组织“犯人”在上面发表诗文。但他的如意算盘被罗世文、车耀称领导的“中共狱中秘密支部”采取合法、巧妙的斗争方式所粉碎。周养浩在后来他的一份供词中写道:“我搞狱政革新,其目的是把犯人的思想统一在一个领袖(蒋介石)、一个政党(国民党)、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之下,但由于受到狱中共产党的抵制、收效甚微。”

这个见证了无数革命先辈斗争和流血的地方,近距离感受到阴暗,潮湿的牢房,冰冷、残酷的刑,心中久久未能平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