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红色”为核心,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强力推进“一园一线一廊”建设。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息烽建设区,推进保护传承工程、研究发掘工程、文旅融合工程、环境配套工程、数字再现工程、人才提升工程建设。优化长征文化研学线,做亮“红色文化+旅游”的息烽品牌,打造等集红色主题教育、研学拓展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开发红色乌江画廊,大力推进乌江峡60公里水域及沿岸区域建设,强化文化遗产保护,拓展文化价值。
二是以“温泉”为特色,打造大健康消费品牌集散地。按照休闲度假旅游环、运动康健旅游环、温泉医养旅游环、区域协作联动轴、产业融合发展轴“双轴三环四组团”空间布局,建设南部温泉产业组团,突出避暑休闲功能,以永靖南山温泉旅游为主的氡温泉特色旅游小镇为核心,联动打造美丽南山4A级景区。中部温泉产业组团,突出商贸会展功能,以林丰温泉等为核心,联动开发西望山。东部温泉产业组团,突出疗养度假功能,以小寨坝温泉为核心,联动开发“半边天”等。北部温泉产业组团,突出山地养生功能,以罗家山温泉为核心,联动开发乌江峡等旅游资源。
三是以“森林”为依托,打造山地康养运动基地。以西望山、南望山、天台山等原始丛林为基础,发展山地旅游和山地运动。构建“森林+运动”模式,大力开发山地自行车等运动品类,发展以低空培训为主的新兴体育培训业和以运动装备制造及消费为主的体育服务业。构建“森林+赛事”模式,持续办好西望山滑翔伞邀请赛、越野挑战赛,探索举办美丽南山汽车拉力赛等赛事。构建“森林+康养”模式,依托丰富的山地森林、含氡温泉等资源,打造集山地森林度假、森林避暑、宗教文化养生,以及乡村休闲于一体的旅游集聚区。
四是以“乡村”为主体,打造避暑养生品牌聚集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旅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以田园综合体为引领,以庄园等为抓手,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户,实现农家旅游经营向规范化、规模化、品质化提升。打造一批中高端乡村旅游商品,突出旅游与手工业、民族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开发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