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息烽县小寨坝镇工作人员到排杉村验收改厕情况,验收合格的村民王茂祥户高兴地说道:“现在卫生厕所修好了,化粪池也建好了,用起来方便得很,我很满意,感谢工作人员的指导,谢谢你们带来国家的好政策!”
据了解,王茂祥家原本使用的老沼气厕所建在屋外,由于时间长、损坏严重,天一热就臭味熏天,蚊虫很多,天冷时上个厕所冷得直打哆嗦,对于老年人非常不方便。
今年2月,小寨坝镇工作人员实地摸排了解到该旱厕户的情况,建议将其一层楼梯后的房间改为卫生厕所。在农户修建过程中,工作人员时常上门指导,为其讲解管道如何安装、三格如何划分、清掏口预留位置等技术知识,用时不到一个月便修建完成,目前已投入使用,该户非常满意。
在推进“治厕”工作中,小寨坝镇坚持“突出正面引导,强化反向约束”。率先完成镇级盘脚营村“首厕”开工,组织60余人现场观摩培训,并陆续在19个村推广村级“首厕”,以“首厕”合格带动“每厕”合格。常态化督导检查,落实蹲点调研,把实地走访发现的厕屋及化粪池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为案例,制作成培训课件,坚持问题导向,组织村支书和27名技术员进行专题培训。
面对地势偏远、条件相对艰苦的村,小寨坝镇坚持讲现状、查问题、找症结、定措施。如针对农户生活较拮据、留守老人多、无法垫资修建厕所等情况,田兴村副支书白远庆联系施工队伍代建,替农户解决了“想建不能建”困难。据白远庆介绍,村集体统一采购成品三格式化粪池,既保证了化粪池质量,也解决了农户不会买的问题,目前田兴村户厕已全面动工,已完工2户。
农村“五治”相辅相成,为同步推动污水治理,小寨坝镇做好政策宣传,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建立小型人工湿地。茅草寨村支书陈云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带领旱厕户杜先桃建设“四格式”化粪池,以标准为导向,建设完成“三格式”化粪池处理粪污后再接入“小型人工湿地”;大寨村通过走深入实、精确帮扶,解决了张光军户无地方建三格式化粪池的问题,并协调接入三格式成品化粪池处理后再接入小型人工湿地。一手抓“治厕”,一手抓“治水”,实现厕所和污水同步得到治理。
为尽快解决群众“小厕所大民生”问题,小寨坝镇以领导联村、部门包村、系统培训每位干部职工的方式,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包保到户,精准施策。全镇组成23支“改厕”工作摸排小组,深入走村、进组入户,面对面倾听民生,了解农户“改厕”的急难愁盼,为民“指点迷津”、“建言献策”,一户建立一个台账,确保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广“两图一卡”,宣传好明白卡的政策内容,挨家挨户张贴讲解,确保“治厕”工作指导有力。
目前,小寨坝镇已申报改厕户、开工户、完工数65户。下一步,小寨坝镇将继续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群众主体的工作原则开展“治厕”工作,用活“两图一卡”,严把质量关,确保建设一户、合格一户,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扮靓生态宜居小寨坝。
通讯员王脉余虹应
编辑刘娟
二审罗昌
三审谭仕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