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圆小区是一个热闹的地方,这里集中安置着户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我就是其中一员。
我叫刘大发,老家在贵阳市息烽县养龙司镇幸福村。我和妻子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术的残疾人,家庭经济紧张。以前,“遇事拿不出钱”是我家的常态。两个女儿上大学后的学费、书本费、生活费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不得不伸手向亲朋好友借钱救急,最多的时候我们负债四五万元。由于身体残疾且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一家被当地政府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为我们一家人带来了希望。年,我们一家迁入息烽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团圆小区,这是我们从没有想过的生活。
息烽县团圆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我们的新家是敞亮的小洋房,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医院,医院派驻过来的;小区成立了居委会和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可以帮助居民解决烦心事、闹心事。除此之外,小区还有幼儿园、停车场、超市、娱乐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我们就这样成了新市民,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起初,刚搬到这里时我也心存疑虑,在农村尚且可以做农活,在城里若是没有工作便没有收入,一家人往后的生活该怎么办? 后来我发现这份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当地政府早已为我们考虑到了。政府为我安排了小区保安的工作,为妻子安排了小区保洁员的工作。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妻子还在附近一家公司应聘上了保洁员,再加上各项补贴,每月我们至少能有元收入。
刘大发的新居
我常常在想,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党和政府。我也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时代,享受到了扶贫好政策。现在,我的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小女儿也即将大学毕业,在我和妻子的努力工作下,五万元的负债也快还完了,我们也即将拿到新房的产权证……住进新家,我们感到无比幸福。如今,贫苦的日子已然远去,好日子已经到来。李仙杨爽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徐荣锋
编辑何涛
见习编辑周睿
编审田旻佳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