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述:
茶旅融合已现雏形,建成云山茶海、蓝芝茶庄等一批茶旅一体化建设项目,形成茶园观光、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艺表演、研学培训等“以茶带旅、以旅促茶”的良好格局。
3月30日,笔者从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获悉,该县抢抓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立足富硒资源优势,坚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联盟支撑”原则,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茶园建设为重点,持续推进富硒茶产业健康发展,产业效益不断凸显。在去年共实现年均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5.7亿元的基础上,年,全县力争稳定和巩固茶园面积17.03万亩、实现茶叶产量1.1万吨,茶叶产值23.84亿元,到目前为止,全县70余家茶企已全部开园采茶,已采收“明前茶”0.万吨。
年,开阳县建成投产茶园16万亩,年产干毛茶1.05万吨,主要品种为福鼎大白、白叶1号、黔茶1号等,年产值超过20亿元,带动农户3万余户,年户均增收1.2万元。建成南龙乡、龙岗镇、高寨乡等5个万亩茶叶乡镇,15个千亩茶叶村,现已累计建成茶叶基地17.03万亩,年产干毛茶1.05万吨,面积和产量在全市茶园占比均超过60%,实施主体持续壮大。
年3月30日,开阳县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严晗在接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时代新起点,开阳县将牢牢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强省会”行动,紧扣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以精基地、齐加工、保安全、铸品牌、拓市场、丰文化、特茶旅、增投入、促整合为路径,全力推进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提升茶叶的品质和知名度,把“富硒”特色茶产业做强做大,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据悉,开阳县现有茶叶经营主体7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通过SC认证企业23家、有机茶园认证亩、绿色茶园认证亩,各类产品抽验检测合格率达%。年茶青抽检通过欧盟项检测指标,发布茶系列标准5个。“开阳富硒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后,开阳县着力将其培育成县域公共品牌,推出产品45个,注册商标35个,子母品牌互动格局已初步形成,在省内外各类茶事活动和产品评选活动上获奖60余次,建成“中国硒街”茶城,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茶旅融合已现雏形,建成云山茶海、蓝芝茶庄等一批茶旅一体化建设项目,形成茶园观光、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艺表演、研学培训等“以茶带旅、以旅促茶”的良好格局。
(信息来源: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