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笠之子戴藏宜死后,妻儿过得如何时隔40

在息烽集中营里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一段话:不用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

这句话的原出处乃是曾国藩的门生胡林翼。但真正让这句话传世的,却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军统的创始人戴笠。

充满争议的中国盖世太保

戴笠可不是什么菩萨心肠,说这句话也不过是装点其伪善的外表罢了。从最早的复兴社开始,戴笠就一直在为蒋介石疯狂地暗杀革命志士。

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中,戴笠所犯下的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有人说他是蒋介石的配剑也有人说其实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的人物,但是在无数的革命志士心中,戴笠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残忍的酷吏。

戴笠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功,在此以前还有学者企图借此为戴笠翻案。可罪行与功绩不可同日而语,戴笠所犯之罪行,足以将其永远地钉在历史的十字架上。

解放多年,对于曾经的国民党将士,大多有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是为什么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将戴笠视作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罪人呢?

其原因其实主要就在于,与那些持不同立场与政见的国民党将领不同,戴笠本身就是一个为了获得权力而不择手段的弄权者。

酷吏戴笠的升迁路,其中多少是功,多少是罪?

年,戴笠进入黄埔六期学习。当时尚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黄埔军校中的学生大多是为了北伐而培养的军事人才。

入学黄埔,大多数人的志向都是以戡平战乱,还中华民族以自强为目的的。但早在年就已经结识蒋介石的戴笠却是怀着与众不同的目的来到黄埔的。

戴笠原本叫做戴春风,进入黄埔之后才改名为戴笠,字雨农。关于戴笠这一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说法是戴笠一名出自《风土记》一书。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卿虽乘车我戴笠,日后相逢车下揖,我行步,君骑马,他日相逢君须下。

由此可见,此时的戴笠只不过是以黄埔作为其晋升的跳板,以革命作为其实现个人野心的阶梯罢了。

蒋介石将这样一个在此以前即无军界经历,又不能称作学业优秀的人弄进黄埔,其中多少有点与戴笠做交易的意思。

黄埔六期毕业之后的戴笠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蒋介石的肱骨心腹。但凡蒋校长交代的事情,戴笠必定身先士卒,事必躬亲。适逢北伐时期,戴笠为了帮助蒋介石搜集情报经常一连月余工作在一线。

当时北伐军中与戴笠共事的另外一名出身黄埔的情报人员徐亮对戴笠的评价是:这种人醉心事业,连皮肉之苦都能忘记,非怪物而何?

戴笠对蒋介石的忠心,由此便可见一斑。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随即调转枪口对象共产党人。在蒋介石的指示下,戴笠先后组织起了力行社、复兴社。

戴笠任复兴社特务处处长一职,借机发展特务组织,笼络人才。在此期间,戴笠先后制造了多次刺杀大案。

民主人士杨杏佛、抗日志士吉鸿昌、王亚樵均是丧命在其手中。因为多番刺杀得手,蒋介石对其信任有加,在国民党军中,戴笠一路高升。

西安事变之后,复兴社特务处也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扩建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军统。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戴笠也确实做过不少有利于抗战的情报工作。淞沪会战之时,为了能够尽可能及时地搜集日军情报,戴笠建立了军统武装特别行动队(后更名为忠义救国军)。

在淞沪会战期间,戴笠白天在上海收集情报,晚上就坐火车到南京向蒋介石做敌情汇报。冒着敌人的炮火,奔波于两地可谓是家常便饭。

好多次戴笠都以身犯险深入敌后,特别是在抗战的后期,戴笠多次化妆深入敌后搜集情报。

并且在戴笠的安排下,日军及汪伪的特务组织多次遭到破坏,日本人甚至开出了与延安的毛主席相当的悬赏价格,为的就是抓住戴笠。

在日本人的眼中,戴笠是恶魔。在同胞的眼中,戴笠同样是个恶魔。从戴笠的残酷与不择手段可以看出一点,戴笠并不是那种站在立场上十分坚定的革命者,即便在国民党军中都不是。

戴笠在谍报工作上舍生忘死,在权力斗争中也同样是当仁不让。除了对活动在国占区的共产党员大肆抓捕外,对于自己的政敌戴笠也同样毫不留情。

这一点有时候即便是蒋介石也对其颇为忌惮,无奈的是因为军统的创建,戴笠已经做大。蒋介石即便是心怀不满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权臣陨落

戴笠怀着一颗积极的用事之心,在乱世之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盘天地。军统的牢房成为了国内外所有人的噩梦。戴笠的人格与思想上的两面性,决定了其在历史上的争议性。

在戴笠的眼中国家与民族的地位永远不及其效忠的主子蒋介石,而对蒋介石的效忠其实更多的是对于权力的效忠于妥协。自蒋校长而下,在戴笠的眼中无人不可杀。

戴笠是残酷的恶魔,同样也是可悲的小鬼。戴笠对蒋介石的忠,来自于其渴望的权。

但是戴笠不知道的是,同样是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用于西方资本国家的交换而篡夺了中国之大权的蒋介石同样是个狠人。在戴笠的军统逐渐做大,蒋介石都感觉到危险的时候,戴笠很自然地成为了一枚弃子。

年3月17日,戴笠遇空难而亡。戴笠之死众说纷纭,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戴笠是死于蒋介石的安排之下,但是戴笠时候蒋介石对于军统的接管与有条不紊的安排就可见一斑。

无论是阴谋说也好,空难说也罢,有一点能够确定的是,戴笠之死,乃是国共两党都所乐见的。据传,戴笠死后,闻讯的周总理说道:戴笠之死,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戴笠权倾一时,最终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戴笠死后,其身边势力均另寻容身之所。其子女也自然免不了悲惨命运。

戴笠之子戴藏宜

自戴笠掌管军统之后,利用职务之便大行风流之事。在国民党军统之中,与戴笠有染的女特工比比皆是。

但是戴笠虽然风流成性,但膝下子女却很少。唯一的儿子便是戴笠与原配妻子毛秀丛所生的儿子戴藏宜。

与戴笠的狡黠与机关算尽相比,戴笠的儿子戴藏宜却是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除了继承其父的凶残之外,别的一无是处。

戴笠不想因为有这样一个儿子成为其政治道路上的把柄,但又不得不为其谋一份差事。

于是戴笠将戴藏宜强行推到了一个军统军少将专员的位置之上,为了让同侪信服,戴笠还特意安排了一次行动,将一名叫华春荣的地下党员交给戴藏宜作为立功之用。

戴笠死后,毛人凤借机侵吞了戴笠所留之遗产大部。闻讯而来奔丧的戴藏宜,来不及在其父亲戴笠的灵位前磕下一个头,就急急忙忙地跑去清点其父亲所留之物。

怎奈何,当戴藏宜赶到之时为时已晚,戴藏宜所继承的遗产不足戴笠生前所攒的三分之一。

随着战况的变化,国民党反动派大势已去。没有了戴笠的庇护,戴藏宜这个被其老子提上去的少将专员在后成立的保密局中渐渐地被边缘化。

人民解放军在完成了三大战役之后克定北方,为争取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就在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大厦将倾之际,从蒋介石开始,上上下下都做起了败逃台湾的准备。

然而这时候的戴藏宜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就连去往台湾的船票都得花重金才能通过军统东南办事处的旧关系才能勉强搞到手。

自戴笠死后,原本纨绔的戴藏宜更是放任自流,在生活生竭尽奢靡之能事。好不容易搞到了去往台湾的船票,却也改变不了戴藏宜的命运。

在得到了去往台湾的船票之后,戴藏宜带上家中的金条、银元数箱,带着妻子郑锡英和戴以宽、戴以宏、戴以昶、戴眉曼、戴璐璐等三子两女踏上了逃亡之路。

战乱年代,逃亡本该是匆忙之事。但戴藏宜却不慌不忙地带着家眷与仆人坐着轿子大摇大摆的前往福建蒲城。

一路上走走停停,等戴藏宜到了福建浦城的时候,最后一艘从福建开往大陆的游轮已经离港。戴藏宜捶胸顿足后悔不已,但这并不是最糟糕的。

于此同时,一只被打散的国民党残兵逃到了这里。国民党的残兵与土匪没两样,见戴藏宜带着的几个大箱子顿时就起了歹意。

这伙残兵冲上来将戴藏宜的金条、银元细软等物抢夺一空,没了这些家当,戴藏宜哪里也去不了。戴藏宜将最后的一点可变卖的细软交给了妻子郑锡英,最后决定与妻子郑锡英分头逃跑。

蒲城解放之后,无处可躲的戴藏宜被揪了出来。查明身份之后,戴藏宜被解放军第47师严密看管。

虽然戴藏宜是个纨绔子弟,但是出身军统的他却还是有点伎俩。被俘之后的戴藏宜在等待押解的过程中趁看押的解放军不注意跳窗逃跑。

踏出监狱之后的戴藏宜才发现,全国都已经是共产党的天下,到处是解放军。孑然一身无处可去的戴藏宜只好逃遁回老家江山县。

戴藏宜回到江山之后,发现这里早已经改朝换代。苦难深重的劳动人民在解放军进城之后热情高涨,积极地配合解放军揪出隐藏在群众中的特务。

解放军讲政策,在抓到国民党残留的特务时大多都是先行关押再审讯,但好不容易翻身的群众就不会这么客气了。不想死在愤怒群众拳头之下的戴藏宜最终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向人民政府自首。

原以为戴藏宜是诚心自首的江山县人民政府将戴藏宜关押,但是没多久戴藏宜却又再一次逃跑。

发现戴藏宜逃跑之后,县政府立即组织武装力量搜捕戴藏宜。没多久戴藏宜再一次被抓了回来并立即展开审问。

经审问,戴藏宜最终交代了在江山县附近藏匿的枪支、电台、金条等物。并将其多年来残害百姓,甘当军统鹰爪的罪行统统和盘托出。

鉴于戴藏宜的屡次越狱和在军统期间所犯之事罪大恶极。江山县人民政府最终判处戴藏宜死刑。

戴藏宜的妻儿最后终得善终

与戴藏宜分别之后的郑锡英带着三个男孩两个女孩,感觉目标是在太大。无奈之下郑锡英将两个女儿都交给他人寄养。

小女儿戴璐璐后来在寄养中夭折,而大女儿戴眉曼则是跟随着郑锡英家的厨师隐姓埋名地过起了平凡人的日子。

好不容易郑锡英联系到了当年戴笠手下潜伏的旧部,在戴笠旧部的安排下为郑锡英找到了三张经海外转台湾的船票。

但是票只有三张,无奈之下郑锡英只好将二儿子戴以宏留下,并由当时国民党安插在上海公安局的潜伏特工陆秉章抚养。后来陆秉章被查出是国民党保密局潜伏特工,被捕前又将戴以宏送到了孤儿院中。

上山下乡时期,戴以宏到普农山分场插队,并与当时一同插队的另外一名女青年结为夫妇。年,知青政策落实。

返回上海之后的戴以宏便与妻子离婚,后又在上海与另外一名女子结为夫妻。一直到年,两岸关系缓和之后,戴以宏才与母亲郑锡英取得联系。

年5月6日,被家中厨师收养的戴眉曼与戴以宏一道乘专机飞往台湾,见到了在美国工作的戴以宽和时任台湾省中华贸易开发公司职工的戴以昶,还有母亲郑锡英。

时隔40多年,当年失散的母子几人再一次团聚。历经多年的磨难,无论是身在台湾的母子三人,还是生活在中国大陆的戴眉曼与戴以宏兄妹,此时都已经变成了普通百姓的一员。

戴笠在世时,残害了多少革命志士。其子戴藏宜更是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利用钱权之便坑害了许多无辜之人。父子二人的罪迹罄竹难书。

如今世事变迁,其后人能够得到人民的原谅回归平凡生活,终算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文/史海观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