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丰富的红色资源,是贵州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史的宝贵“教材”。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传承作用,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到红色遗址遗迹学党史、悟思想。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积极创新,为党员干部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形式和载体,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推动党史学习“火”起来。 在贵州众多红色资源中,本组报道聚焦贵州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瓮安猴场会议纪念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安顺王若飞故居、锦屏龙大道故居纪念馆5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挖掘各地各单位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人们铭记革命先辈先烈的奋斗精神和崇高风范的好做法好经验,展现我省红色资源的丰富性,展示黔中大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 “王若飞故居是人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王若飞故居管理处负责人王林明说。
安顺市一中组织师生代表到王若飞故居学习党史(王若飞故居管理处供图)
王若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共产主义事业之中,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一切要为人民打算”,成为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王若飞故居是王若飞同志的诞生地,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到王若飞故居参观的单位和人数急剧增加。 “王若飞同志选定了革命道路,就矢志不渝坚守信仰,面对生死考验也毫不畏惧。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忠诚、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王若飞烈士雕像前,贵州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省国防科工办主任徐元志动情地说,要从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机关第四支部组织党员到王若飞故居学习党史娄铃英摄
贵州省应急厅在王若飞故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以“一切要为人民打算”为精神指引,进一步锤炼党性,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勇于担当作为,推动贵州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今年以来,王若飞故居开展主题为“党旗在红色故居高高飘扬”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包括“赤色颂·红色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暨纪念“四八”烈士遇难75周年诵读活动、建党周年氛围营造工作、各共建学校举行王若飞生平事迹宣讲活动以及限量发放王若飞故居印章门票四项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向游客充分展现王若飞同志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重要经历以及王若飞同志为中国革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我们利用现有资源,到移民搬迁小学开展‘壮志若飞——王若飞精神进校园宣讲活动’。”王林明说,希望通过宣讲若飞事迹、若飞精神,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娄铃英
编辑刘娟 编审田旻佳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