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专生小说陈天翔

?

中专生

文/陈天翔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农历八月的雪峰县城,秋阳高照。地处闹市的水井巷至十字街路段,赶集人群摩肩接踵,叫卖的商贩如车水马龙。下午,在靠近百货大楼的一隅,有两个一长一短、慢慢移动的人影。

那是两个怀揣梦想的成年男孩,他们都住在农村。今年参加高考,分数早下来了。和他们一起学习、考试的其他分数较高的同学们,早已陆续得到了本科、大专的录取通知书。这两个男孩,高考分数不理想,高个子男孩接近四百分,矮个子男孩四百分多一点,所以至今仍无消息。这几天,两个男孩都是心急如焚,百无聊赖。

“去招生办看看吧”,矮个子男孩突然提议,“如果都没有消息,就回家了”。

“对,如果还没有消息,就回家准备去广东打工挣钱”,高个子男孩表示赞同。

两个男孩耷拉着脑袋,心怀忐忑地向位于十字街上面几百米、灯光球场下面几十米的县招生办走去。从十字街到县招生办,先是一段水泥街道,然后是一截几十步的石级台阶,石阶坡度虽不很陡,两个男孩却走得气喘吁吁,那是内心的紧张所致。

县文化馆三楼,雪峰县招生委员会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靠墙的皮沙发上,躺着一个中等身材、体型微胖的中年男子,他半闭着双眼,嘴里正惬意地叼着香烟,悠闲地吞云吐雾。他面前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包特级红塔山;红塔山香烟一边,是一个陶瓷茶杯,里面刚泡好的茶水正香气四溢。这个中年男子,正是县招生办主任王铭德。王主任也是雪峰人,和两个男孩还是同乡。

也是这个时候,两个男孩大汗淋漓地来到了办公室门口。看着虚掩的门,二人面面相觑,都不敢冒失地主动敲门。僵持约一分钟后,高个子男孩终于战战兢兢地用右手食指轻轻触碰了几下办公室的木门门板。

“嘭,嘭,嘭”,办公室的门打开了。“你们找哪个?”中年男子探出头问道。“我们找王主任”,高个子男孩嗫嚅着说道。“我就是,你们有事吗?”“我们,想问一问有通知没得”,矮个子男孩鼓起勇气回答道。“哦,昨天刚到了两份通知,请问你们叫什么名字?”王主任眯着双眼问道。“我叫叶采松,他叫文东阳”,高个子男孩急忙说道。

“看你们眼熟,你们都是长水人吧?”王主任忽然又问道。“是的”,两个男孩不约而同地回答。

“恭喜你们,你们被我们地区重点中专录取了”,王主任面带微笑、亲切地说道,随后慢慢从办公桌左边的抽屉里取出了两个黄皮信封,分别递给了叶采松和文东阳。

“谢谢王主任,谢谢,谢谢!”接过信封,叶采松和文东阳双手微微发抖,这突然到来的喜讯让他们激动不已。一会儿,他们才回过神来,拿着装着录取通知书的信封,脚下生风一般走下楼。到了楼下一处僻静之地,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满心欢喜地温习着录取通知书里那一段温馨、醒目的文字:“同学,经安平地区招生委员会批准,你被录取到安平地区财贸学校统招专业学习,请持本通知书于9月15日到安平地区财贸学校报到……”温习了一遍又一遍,仍是意犹未尽。

这天,叶采松和文东阳都没有回家。二人商量好了,晚上要请上一学年一起在私立中学复读、现在仍在私立中学复读的、关系较好的几个同学吃饭。

七点钟,事先得到通知的几个同学一起聚集在工会旁边的酸辣烫火锅店,品尝了一顿香辣可口的清水火锅。席间,文东阳还执意上了啤酒,与各位同学碰杯;同学们也斟满酒,祝贺叶采松和文东阳金榜题名,并希望叶和文二人常回私立中学看看。酒至半酣,同学们心血来潮,兴致颇高地聊起了上一学年发生在大家身上或身边的一些轶闻趣事,这热闹喜庆的氛围让叶采松和文东阳深深感受到了“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的“金榜题名”给自己带来的喜悦、激动、舒畅、快乐。

晚上,文东阳约了他的红颜知己娄芳芳,去十字街吃夜食。二人一边吃夜食,一边喝啤酒,还相互为对方夹菜,相互用言语温存激励。春风得意的文东阳和温柔娇艳的娄芳芳相得益彰,恰似一对金童玉女,又似一双比翼鸳鸯。夜深了,这对金童玉女还在西峰县城灯光球场下面的道路上如胶似漆,喁喁细语,难分难舍。

第二天,叶采松和文东阳二人带着成功的喜悦,回到了长水乡下自己的家。

虽已近仲秋,阳光仍然灿烂。长水乡深水村叶采松家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明天,采松就要去安平市上中专了;今天,他的家里为他举行了庆祝兼欢送宴会,前来庆祝和欢送的亲友络绎不绝,采松家并不宽敞的房屋里,座无虚席。

晚间,几公里之外的前进村文东阳家里,也是烟花璀璨,炮声震天。满座的宾朋欢声笑语,时不时递给东阳十元二十元不等的零花钱;年长的长辈们还对东阳千叮咛万嘱咐,或叮咛安心学习,或嘱咐保重身体,让东阳感动不已。

东阳与采松之前已经约定,翌日一道赶往安平市。

翌日一大早,叶采松和文东阳同时踏上了从长水到雪峰的中巴车。陪同和护送他们二人去上学的,是他们二人的父亲。两位父亲扛着行李,佝偻着身子,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神采,在车站、路途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两位父亲的认识高度默契,只要孩子能考上统招的专业学校,做父亲的苦一点累一点不打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运载着一行四人的中班车在土石混合的乡镇公路上从长水一路颠簸到了雪峰,再从雪峰沿国道辗转到达省城高阳市的服务车站,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四人在车站附近用了中餐,买了直达安平地区财贸学校所在地、安平地区行署驻地——安平县级市的中巴车票。

高阳至安平的中巴车行驶的是高等级公路,名为“高红高速”,是高州省省城高阳通往全省最有名的风景名胜区红果树瀑布的要道,也是高州省最早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高红高速”路面平整宽阔,双向六车道,道路两侧绿树成荫,风景优美。中巴车在高速路上快速行驶,车窗外阳光明媚,绿色风景应接不暇,不时还有凉风送爽,让第一次在高速路上乘坐中巴车的叶采松和文东阳心旷神怡,舒畅无比。下午四点,一行四人到达了位于安平市中心的安平地区客车站。

下了车,对这里一切都感到新奇的文东阳和叶采松不约而同地举目四望,最吸引他们眼球的是位于安平地区客车站南面的一幢高大建筑物和这幢高大建筑物顶端的行楷体鎏金大字——“乾中大厦”(“乾”是高州省的简称,安平地区位于高州省中部)。

时值开学季,安平地区的十余家专业学校均在客车站附近设有新生接待处,左顾右盼的文东阳眼中忽然闪过一道亮色,因为他看到了百米以外写有“安平财校”几个红色大字的红色招牌和红色招牌周围聚集的人群,他急忙对随行三人大声说道:“看,在那里,我们学校的接待点在那里呢!”叶采松的父亲却说:“你看错了,那是安平体校吧?”文东阳自信地说:“不是,肯定是安平财校!”文东阳父亲说:“我们走到那里去,看看就知道了。”四人携行李很快走近,一打听,这里果然是安平财校的接待处。

人群中很快走出一个肩上佩戴着印有“安平财校学生会”字样红色飘带、精气神十足的矮胖青年,他问道:“你们是财校的新生吧?”叶采松和文东阳急忙答道:“是的。”“那就快上校车!”矮胖青年用手指了指几米外的一辆大巴,回头看向旁边的几个同伴,几个同样佩戴着红色飘带的小青年随即会意地接过文东阳父亲和叶采松父亲手中的行李,带领一行四人上了校车。“呜呜”,在一阵急促的汽笛声中,校车载着包括文东阳、叶采松父子在内的一众新生及家属,如疲惫老牛呼啸着,慢慢驶向目的地。

(未完待续)

陈天翔,息烽流长人。息烽县作协会员。爱好写作。著有散文集《情河微波》,中篇小说《中专生》等。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西南当代作家》投稿须知定位:高水平、高标准、高要求,投稿:选择最优秀的作品3首以上,个人简介直接复制粘贴邮箱对话框里,照片附件。要求:只接受原创首发稿。作者文责自负,《西南当代作家》敬请作者留意,投稿时请附上自己的文学创作简介、近期生活照。请同时发来以下授权书:该作品是我的原创首发,我授权《西南当代作家》杂志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