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水象甲发生与防治动态二潇湘晨报

一、发生动态

截止年7月6日,贵阳市稻水象甲疫情中等,局地偏重发生,发生区域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清镇市、观山湖区8个区(市、县)58个乡镇个村。全市疫情发生面积为15.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1.9%,其中大田发生面积13.万亩,秧田发生面积为1.万亩,玉米地发生面积2亩,田埂、沟渠等发生面积为0.万亩。大田期成虫一般虫口密度为3-10头/百丛,最高虫口密度17头/百丛,幼虫一般虫口密度3-45头/百丛,最高虫口密度头/百丛。

二、防控情况

各地严格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大力组织实施稻水象甲疫情防控。目前,全市开展疫情普查43.万亩次,累计防治25.万亩次,防治效果83.95%,疫区防控率达%,通过开展药剂防治,有效降低大田稻水象甲成虫和幼虫虫口密度,减轻危害损失,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三、防治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扛起粮食安全责任

各地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相关文件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扛起粮食安全重要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担当,明确防控重点,细化工作内容,层层落实好各项工作,科学、精准、高效实施防控,将稻水象甲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少损失。

(二)加强第一代成虫防控,减轻危害损失

目前,稻水象甲大田期危害主要以幼虫为主,经监测个别田块发生程度偏重。为压低第一代成虫虫口密度,减轻明年防控压力,各地要切实做好第一代成虫防控工作,掌握成虫发生危害情况,聚焦重点发生区域,明确关键技术和防控药剂,科学实施疫情防控。

(三)大力推广专业化服务,确保疫情防控全面高效

各区(市、县)要结合本地实际,在稻水象甲发生严重地、水稻连片种植集中区域,组织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统一防控药剂、统一施药技术,提高防控效果,有效降低虫口基数,减轻扩散危害风险,做到发生一片防治一片,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四)强化用药指导,确保防控成效

各区(市、县)要加强疫情防控用药指导,植保技术人员要深入水稻种植区开展科学、绿色、安全用药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户用药技术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贵州省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方案》要求,科学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信息来源:贵阳市稻水象甲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