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农民朋友们!随着毕业季的来临,一些‘谢师宴’‘升学宴’有悄然兴起之势,这不仅增加大家的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在息烽县九庄镇,村委会的小喇叭正在循环播放农村“治风”相关规定。
九庄镇天鹅村支书罗明荣正在宣传“治风”规定
今年以来,九庄镇精准聚焦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围绕“行移风易俗,扬文明新风,建美好家园”总体工作思路,立足实际开展“三感村寨”、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农村“五治”、社会基层治理等重心工作,有效实现党风政风与社会民风共同促进,不断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打造乡风文明新高地。
“以前,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乔迁升学,都是按照老习俗、老规矩办喜事,办酒虽然热闹,但是日子也在频繁的人情往来中不断变得捉襟见肘。”滥办酒席及随礼上的大手大脚让不少党员干部群众纷纷陷入了沉思。
去年7月,九庄镇新街村操办的一桩丧事布告上特别写下的一句话:“来客不收礼、简单办宴席”,让九庄镇的“老黄历”翻了新篇。自农村“治风”工作开展以来,九庄镇以目标为导向、责任为担当,通过用活用好“两图一卡”、商量修订村规民约、党员先锋示范带头、入户宣传打好招呼、信息线索共享处置、红白理事及时劝阻、奖惩机制引导参与“七项”处理机制,全面抵制讲面子、铺排场、比阔气等不正之风,坚决抛弃物质化、人情化、庸俗化的庆祝方式,加快促进社会文明新风尚逐步形成。
九庄镇新街村红白理事会挨家挨户“打招呼”
截至目前,九庄镇共发放《摒弃婚丧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倡议书》份,制作农村“治风”短视频情景剧7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26份,收到红白喜事备案件次,开展婚丧嫁娶、乔迁升学“打招呼”次,谈话提醒酒店、餐馆等负责人14次,红白喜事办酒桌数严格控制在15桌人以内,餐标严格控制在元以内,礼金严格控制在50元以内,未发现违规办酒、超标准办酒等情况。
乐以移风易俗,礼以安上化人。现如今,俯瞰息烽县整体全貌,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越来越优美;产业强、百姓富、风气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权若青
编辑何涛
二审杨韬
三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