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息烽县养龙司镇纵深推进农村五治筑牢乡

近年来,息烽县养龙司镇运用“三精三到”工作法、“两图一卡”工作指引等工作机制,纵深推进农村“五治”工作。致力于构建农房管控、乡村风貌新层面,农村“三水同治”出新效、垃圾分类治理水平新提升、“小厕所、大民生”新突破、弘扬文明树新风的农村“五治”新面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打好“治房”攻坚战,撬动百姓幸福生活杠杆。紧紧围绕“建房、管房、用房”三个重点,全力抓好“规划、监管、施工、整治、交易”等环节,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美丽乡村。大力消除农村住房安全隐患,共排查出自建房栋,实施停止居住2栋、维修加固1栋、降低使用处理8栋,全部实现动态清零。合理划定建设用地规模,探索集中居住建设模式,指引农房建设提高品质、完善功能,完成17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推动整体发展。为户群众办理房屋不动产权证书,通过使用权抵押融资贷款,解决13名群众万元资金难题;盘活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促成70宗入市交易成功,金额达万余元。实施农房风貌整治,在集镇区域农户房屋墙壁上绘制“半边天文化LOGO”,在高硐村附近绘制涵盖刺梨元素墙画,充分融入文化特色。年,全镇实施农房风貌整治任务数户,完工率达%。打好“治水”保卫战,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坚持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确保供水水质安全。全镇现有规模化供水水厂4座(镇内2座,镇外2座),已实现供水全覆盖,水厂每日开展水质检测,县水质检测中心每月取末梢水检测,有效保障全镇人民饮水安全。现已建成污水处理池14个,在龙门村龙上组、云上组和堡子村建成2处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累计投入资金20余万元,用于养护维护污水管网疏通清理集镇农贸市场后沟渠、坪山村部分河道及养龙司街上到灯塔村路段下水道,并对堡子村人工湿地附属设施进行维修,定期查看是否存在缓流、淤积现象,进一步巩固污水处理功能,老百姓饮水用水更安心、更舒心。打好“治垃圾”阵地战,擦亮乡村振兴美丽底色。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万家”、村庄清洁等活动,志愿者队伍挨家挨户开展指导余户,有效发动农户有效做好“干湿”垃圾第一次源头分类。全镇17个村均设置“红黑榜”,每月检查评比,正向激励群众积极参与垃圾治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处,垃圾转运站1处,配备分类垃圾桶0余只,保洁员名,实现可回收物、厨余垃圾以及惰性垃圾按户内源头分类,对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处理、有害垃圾安全暂存、其他垃圾集中转运,日均清运量为5.24吨,村庄外运垃圾减量72.2%。镇内6家废品回收站正常运营,每月最高可回收“废品”19.6吨,总计4万余元,群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全镇生活环境干净有序。打好“治厕”歼灭战,有效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与群众“话治厕”“摆政策”,实现户户见面,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确保让群众“打收条”。启动示范点建设,完成“首厕”现场培训,将高坡村周某某户确定为镇改厕示范点,落实“首厕过关制”,启动“首厕”现场观摩会,全镇领导、部门负责人、村支书、改厕工匠参加观摩学习治厕标准修建方式。将全镇监测户、脱贫户共45户纳入改厕先行推进点,按照元确定改厕补助标准,目前已全部完工并验收完毕。进一步强化“水厕同治”,在堡子村探索化粪池“3+1”模式,厕所黑水、灰水分离,41户将实现无害化处理再利用。年全镇改厕任务数为户,完工并验收户,验收率达%。看着改造过后的厕所,群众赞不绝口,获得感和幸福感溢于言表。打好“治风”持久战,吹响乡风文明建设号角。紧盯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三个重点”,推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营造“移风易俗”工作的良好局面。全镇64名在职党员、名干部职工全部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承诺书》,线下发放《摒弃婚丧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倡议书》余份。18个村(居)均已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建立咨询站,完成村规民约%合法性审查,确保程序规范。年,全镇“婚事新办”累计次,“丧事简办”累计次。日常中,重拳出击,成功劝阻10起违规办酒行为,将其按红白理事会规定进行黑榜公示,并在村民大会上进行书面检讨,真正达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娟编辑何欣二审罗昌三审王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