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害丨六盘水4人入选2020年27月

                            

点击音频收听天气预报

9月17日,中央文明办发布年2月至7月“中国好人榜”。贵州省遵义市佰多禄、陈朋朋、郭昭韦、黎坤、杨坤霖、谢珊、杜富佳,六盘水市朱明友、李莉、刘京霖、李方波,黔西南州刘武华、马德敏,安顺市王真明、张兴燚,黔南州黄和艳,贵阳市王斌、郑发明,黔东南州张超,铜仁市杨荣,毕节市陈永凤21人荣登2月-7月中国好人榜。疫情期间,他们不分昼夜、冲锋在前,持续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让我们向身边好人致敬,为他们点赞!

助人为乐

佰多禄、陈朋朋、郭昭韦、黎坤、杨坤霖、谢珊

跨国采购10万余个口罩捐赠家乡的公益小分队

伯多禄

佰多禄,男,年12月生,贵州圣若瑟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朋朋

陈朋朋,男,年8月生,贵州圣若瑟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车队队长。

郭昭韦

郭昭韦,女,年8月生,贵州省遵义市人,泰国普吉岛橡树国际学校华人教师。

黎坤

黎坤,男,年4月生,贵州医院工作人员。

杨坤霖

杨坤霖,男,年9月生,贵州圣若瑟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经理。

谢珊

谢珊,女,年2月生,贵州圣若瑟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

朱明友、李莉、刘京霖

用中医汤剂为抗疫一线人员保驾护航

朱明友

朱明友,男,年10月生,民盟成员,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中医药协会会长。

李莉

李莉,女,年4月生,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德蕴中医馆经理。

刘京霖

刘京霖,男,年7月生,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德蕴中医馆职务工作人员,三人系一家人三口。

刘武华、马德敏

农民夫妻掏空水果店向抗疫一线捐赠余箱水果

刘武华、马德敏夫妇

刘武华,男,年12月生;马德敏,女,年7月生,二人系夫妻关系,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回龙镇新坪村村民。

事迹简介

2月1日深夜,刘武华、马德敏夫妇回家途经兴仁北疫情防控服务站时,看到驻守的一线抗疫工作人员正在寒风细雨中对高速路出口车辆进行详细的排查,夫妻二人顿感一线抗疫人员的艰辛,随即决定将自己水果店的水果全部捐赠给一线抗疫人员。他们通过自己开车送、联系相关单位和爱心志愿者到店领取等方式,用时两天将余箱价值3万余元的各类水果赠送完毕。同时,他们及时响应政府号召,关掉店铺回到农村老家参与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

(黔西南州推荐)

王真明

捐款11万!65岁苗医写下“请战书”

王真明

王真明,男,年8月生,贵州省安顺市民间中医,安顺市西秀区苗族医药研究协会会长。

事迹简介

2月1日,65岁的安顺市西秀区华西村苗医王真明带上家人,来到街道办事处,捐款又“请战”——将自己11万元存款和一封请战书分别交给西秀区华西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和华西村委。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和家人还筛选出近5吨增强抵抗力的药物,每天义务熬制中药汤余副,送给在抗疫一线的交警、特警、社区工作者等工作人员服用。

(安顺市推荐)

敬业奉献

杜富佳

逆行武汉青春战疫

杜富佳

杜富佳,女,汉族,年10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贵州省医院急诊科护师。

黄和艳

倒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女战士”

黄和艳

黄和艳,女,年9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云雾镇政府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员。

张兴燚

女村官独臂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路

张兴燚

张兴燚,女,年10月生,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沙营镇纸厂村副主任兼人口主任。

王斌

战“疫”记者用生命阻击疫情

王斌

王斌,男,年4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贵州省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贵阳战“疫”》记者。

李方波

人民警察“隐瞒”病情抗癌战“疫”

李方波

李方波,男,年4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公安局新窑派出所所长。

张超

援黔医生三进丹寨倒在扶贫路上

张超

张超,男,年9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兴仁镇卫生院挂职副院长。

杨荣

真情战贫困生命扛疫情

杨荣

杨荣,男,中共党员,年5月生,生前系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三组纪检组专职纪检监察员。

陈永凤

五旬村干部为村民脱贫致富鞠躬尽瘁

陈永凤

陈永凤,女,年7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谢都村村委会主任。

郑发明

张超

战“疫”记者用生命阻击疫情

43载巡山护林让荒山野岭变绿洲

郑发明

郑发明,男,年9月生,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温泉镇兴隆村护林员。

事迹简介

62岁的郑发明是一名恪尽职守的生态护林员,他以蓝天为伴、以青山为家,看山巡山、种树护林,历经千辛万苦守护绿色家园。自年以来,他每天早早起床,天不见亮便沿着崎岖的山路走10多公里进山巡视,用汗水守护着温泉镇兴隆村、天台村、尹庵村面积多亩山林的每棵树木、每条小溪。面对上世纪60、70年代留下来的荒山野岭,他凭借个人力量,义务植树造林20余亩,极大提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在滥砍滥伐严重时期和每年清明时节,他一刻也不敢懈怠,常常半夜三更还在山林里四处巡逻。43年来,郑发明克服了曾被飞禽走兽攻击的恐惧,拒绝了其他职业收入更高的诱惑,说服了亲朋好友的劝阻,将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地奉献给大地绿洲。

(贵阳市推荐)

为贵州好人们点赞!

来源:文明贵州

编辑制作:视听凉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