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林城爽全域旅游兴天眼新闻

北京治手足癣的好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1457411.html
北京治手足癣的好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1457411.html

进入8月,全国多地气温不断上升,“爽爽贵阳”成为众多避暑游客的首选,掀起新一波接待热潮。来自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以来,贵阳入港旅客量持续增高,8月13日当天达到人次。      作为连续5年获得“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殊荣的贵阳,在旅游界声名鹊起是厚积薄发的必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贵阳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8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亿元。      成绩斐然,前景可期。年,贵阳市着力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打响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攻坚战。      文旅融合异军突起      “草莓音乐节怎么走,怎么坐车用时最短,造梦舱可以参观吗?”今年的草莓音乐节期间,在贵阳北站附近的游客服务中心,这些问题被频频问起。      8月17日,贵阳草莓音乐节正式“开门纳客”,距离开场还有一个多小时,记者从北京西路坐地铁到贵阳北站,整个车厢内摩肩接踵。一下地铁,从贵阳北站到石林西路再到宾阳大道,公交车站人山人海,西南商贸城6号广场更是人头攒动。      “今年的草莓音乐节邀请了很多我喜欢的歌手和乐队,所以在几个月前就买好票,和朋友一起来贵阳享受音乐盛宴。”来自成都的游客刘凯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两年参加贵阳的草莓音乐节了。像刘凯这样,从全国各地赶过来参加音乐节的歌迷数不胜数。      能欣赏如此激情澎湃的音乐盛会,游客连呼“惊艳”。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草莓音乐节成为贵阳旅游的“新宠”。      据贵阳市观山湖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旅游文化节期间,全区共计吸引逾50万人次,媒体流量超万人次。      数据的背后,是贵阳创新文旅融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成功实践。      休闲度假时代,传统的“走马观花”已无法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早在年,贵阳市就提出将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促进旅游发展转型升级。      为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时代,贵阳持续推出时光贵州、多彩贵州城、阳明文化园等人文景点及梦幻之旅、天河潭水秀、方舟戏台等文化体验项目,同时策划举办“黔茶飘香”“云游观山湖”等一系列旅游推荐活动,有力助推了文旅融合发展。      “下一步,全市将强化整合资源,重点开发修身讲堂、经典朗诵、传统礼仪等文化体验活动,同时依托花溪苗绣、香纸沟皮纸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五彩黔艺博物馆、非遗项目建设。”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处负责人赵凯说。      乡村旅游助民增收      沿着荷花池边方形木料拼接的栈道走进水东乡舍民宿客栈,竹条藩篱围住一隅花园,散发出田园的独特花香。视线沿着古朴的石块朝池塘的另一边移动,木楼、堂屋、青瓦、石壁映入眼帘,两层木屋前的一个小院子里,游客们尽享悠闲时光。      “以前我这多平方米的木瓦房,房梁上到处是蜘蛛网,每年都要花钱修修补补。”水东乡舍民宿老板陈华正感慨地说,没想到改造成民宿后,赚了不少钱,就跟做梦一样!

人头攒动的年草莓音乐节现场。(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自广州的大学教授颜琳说:“现在的乡村再也不是过去印象中的泥巴路、旧瓦房了,这里的民宿毫不逊色于星级酒店,还有优美的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新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      龙广村,位于开阳县十里画廊景区首段。这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40%的民族村寨,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田园风光优美如画。过去由于通往山外的道路等级低,交通不便,农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如今,这里依托城乡“三变”改革发展乡村旅游,按照“三改一留”的模式,即闲置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投入运营了50栋农舍,年收入达15万元。      龙广村的旧貌换新颜,得益于贵阳市对“旅游+农村”的深化探索,大力推动旅游与乡村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数为个,乡村旅游经营户户,直接从业人数人。提升打造蓬莱仙界、乡愁贵州、南山驿站、花画小镇等多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出水东乡舍等旅游业“三变”改革示范性项目。今年上半年,贵阳接待乡村旅游游客万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8.03亿元,打造了生态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局面。      康养结合渐入佳境      作为“山好水好”的旅游热点城市,贵阳市如何借力全域旅游,以更多的新元素、新魅力、新升级来吸引游客?      走进息烽县永靖镇新萝村温泉度假中心,温泉、青山、绿水主题酒店,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水干净,又有多种中药汤池,对身体很好。”来自山西的游客杨振东对新萝温泉赞不绝口。      坐落在息烽“南大门”永靖镇新萝村的新萝温泉,距贵阳市中心城区50余公里,到县城12公里。与新萝温泉一北一南、首尾呼应的是息烽温泉疗养院。改扩建后于年重新开门迎客的息烽温泉疗养院,成为许多老年人康养旅游不约而同的选择。      截至今年7月底,息烽温泉疗养院接待劳模职工级游客突破26.8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64.5%。      如今,息烽的温泉名片不断被擦亮:息烽温泉疗养院新增设了理疗康复、心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实现住宿、温泉、餐饮一条龙服务;新萝温泉增设露天游泳池、冲浪等服务项目,填补温泉夏季旅游“空档期”,成为集温泉度假、运动游乐、养生养老于一体的特色温泉旅游小镇。      息烽温泉是贵阳市推动康养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单纯泡汤到健康养生,从单纯旅游到康养旅游……一直以来,贵阳市充分挖掘、包装和利用丰富的温泉资源,在提档升级已有温泉项目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温泉产品及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培育形成集疗养、度假、养生、娱乐为一体的康养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下一步,贵阳还将以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为目标,针对四季特征,努力打造春季“赏花季”、夏季“避暑季”、秋季“多彩季”、冬季“温泉季”,形成“爽爽四季”旅游产品体系。      宜居、宜业、宜游,随着城市内涵和品质不断提升,贵阳市不仅向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迈进,更为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文将在《当代贵州》年第40期刊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高伟刘娟

编辑哈文丽周梦蝶编审王铁清顾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