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高琴
深秋,漫步南明区青云路步行街,商铺林立、商品繁多,各式热气腾腾的街边小吃,不仅饱含着商家对生活的期盼,也温暖着游客及市民的胃。
“青云路是贵阳市一条较早聚集烟火气和生活气的街道,既有体现贵阳夜生活的夜市摊区,也有备受群众喜爱的海鲜市场和农贸市场。”南明区“一圈两场三改”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安超说,过去由于青云路地处中心城区老旧片区,基础设施较差,尽管前期也采取了各种举措,但周边脏乱差情况容易反复发生。
为彻底解决该问题,南明区按照产城融合、四改合一、文化引领的思路,于年启动青云路提升整治工作,将周边棚户区、老旧小区及海鲜市场、农贸市场等一并进行系统改造,把青云路打造成“怀旧+潮流、烟火+文化、在地+网红”的新型夜经济消费空间,并新建青云路智慧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年1月20日,青云路步行街正式开放,现已入选贵州省第三批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培育名单和省级第一批“流光溢彩夜贵州”示范创建项目,目前,街区共有店铺家。
为了高质量完成“一圈两场三改”建设,贵阳贵安所辖行政区、经济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云岩区按照“一二三四”工作法、息烽县探索“一线”工作法,开通群众征求意见热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
此外,自“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工作部署以来,贵阳贵安“强民生”指挥部统筹研究建设标准、目标计划、工作流程,出台了《贵阳贵安15分钟生活圈规划导则》《贵阳贵安“一圈两场三改”规划建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等规范性文件,各专班也出台了《贵阳市中心城区停车场布局建设规划》《贵阳贵安生鲜市场体系建设三年工作方案》《贵阳市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实施流程》等配套文件,为科学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记者从贵阳贵安“强民生”指挥部办公室获悉,在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方面,年至年,共启动99个“15分钟生活圈”、个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工个、开工率98.85%;完工个,完工率68.86%。
在推进“两场”建设方面,截至目前,共新增公共停车位个,投用率94.18%。此外,已摸排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可错时对外开放的停车场处、个停车位,全部实现对外错时免费开放。完成59个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提升,优化调整惠民生鲜超市门店网点27个。
在推进“三改”建设方面,年至年,计划实施11万户棚户区改造、9万户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条背街小巷改造,截至目前,棚户区改造已完成征收签约10.7万户、老旧小区已改造完成5.7万户、背街小巷改造已完成条。
每个细微变化的背后,都是贵阳贵安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的直观体现。在云岩区三民东路农贸市场,经过升级改造的经营摊位、照明设施,新增的疏散指示灯、微型消防站等设施和智能电子秤、视频监控等设备,让市民购物更安全、更便捷、更舒心。
三民东路农贸市场,东靠文昌北路,北靠延安东路,位处云岩区核心地带,周边商业繁华,人口密集。云岩区“一圈两场三改”专班相关负责人说:“改造后,该农贸市场存在的设备设施老旧、车辆随意进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都迎刃而解。”
据了解,年,贵阳贵安“强民生”指挥部将紧紧围绕规划主导、清单主责、群众主体、基层主治工作总路径,扎实推进41个“15分钟生活圈”建设、新增公共停车位不少于2.5万个、新建或改造14个农贸市场和15个惠民生鲜超市、4.5万户万平方米(含贵安新区户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2.9万户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条背街小巷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