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作为省会贵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强省会”五年行动中担当作为?4月20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卓飞主持召开年第12次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并对今后五年息烽怎么干作出了安排部署。
卓飞说,息烽是贵阳北部重要门户,是贵阳贵安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的重要组成单元,我们要紧紧把握市委“成为开放发展新亮点、打造中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区”的科学定位,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入贯彻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以“四个着力打造,一个努力建成”的发展路径,加快“四化”协同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强省会”战略行动息烽赶超突围新篇章。
在立足优势资源发展方面,要聚焦“三特”,在特色“三农”上着力,坚定“一二三”的“三农”发展思路,紧盯田园综合体建设这一载体,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特殊工业上着力,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特色、集群、链条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一轴一环两核多点”工业产业发展布局;在特别资源上着力,聚焦“红色、温泉、森林、乡村”四张名片,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健康消费品牌集散地”。
卓飞说,要坚持“四个轮子”一起转的目标,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一以贯之、一抓到底。要做强工业和旅游“两个支撑”,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十四五”开局、谋求新突破的首要任务,到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要奋力推动“旅游业大提质”,重点打造温泉康养、红色教育、乡村休闲、山地运动、民俗体验等山地文化旅游业态,努力把息烽打造成为全市唯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党性教育基地、爱国教育基地、干部培训基地、红色体验基地,努力在“旅游+多产业发展”上寻求突破,不断强化“消费”动能。到年,力争年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0%和15%,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
卓飞要求,要坚持“强县城”和“融省会”点线并重,为提高省会辐射带动力作出息烽贡献。实施“强县城”目标,要把县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以同城大道为主轴、团圆山环线为纽带,推动县城南移西扩北连,力争到年,全县常住人口达到2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8%,顺利实现撤县设区。要全力以赴“融省会”。坚持县城发展一路向南的思路,持续推进同城大道息烽南段建设,完善“一轴一环”城市发展骨架。 要推动“大农村”和“大城市”有效衔接,为提高省会基础支撑力作出息烽贡献。大力实施农村产业革命,聚焦“3+2”产业主攻方向,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和品牌培育行动。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运用“六权共享”“六个农民”等共建共享创新模式,到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5%,一产增加值、一产占GDP的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速等“三农”工作重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跃居全市前列。
要加快“生态环境”和“绿色经济”深度转化,为提高省会城市持续发展力作出息烽贡献。坚持以“两山理念”为遵循,着力构建大能级城市的重要生态支撑,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持续抓好生态修复保护,确保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抓好磷石膏“以渣定产”工作,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以渣定产”目标任务。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战役。 卓飞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广泛力量,为强省会五年行动提供坚强保障。要以更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息烽有效落实;要以更严的纪律要求保障高质量发展,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得到有力贯彻执行。要以更强的能力本领助推高质量发展,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着力构建“能者上、优者奖、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创业氛围。息烽县融媒体中心安恒摘录
编辑罗昌
编审王太师杨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