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息烽县兴隆村紧扣“德善家风创造文明和谐、至美村风激发内生动力、优良党风带动乡村振兴”这条主线,把强化乡村治理摆在优先位置,科学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大力实施乡村“产业融合提升、人居环境提升、乡风文明提升、基层治理提升、全面小康提升”五大工程,持续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先后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贵州省乡村振兴“十县百乡千村”示范村、贵阳市“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村”。
德善家风创造文明和谐
兴隆村将“治小家”和“治大家”并行推进,以传统节日为载体,通过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亲属相约吃团圆饭、拉家常,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弟互助的一片祥和景象。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愫。
兴隆村秉承着回归家庭、重家风的节日传统,在全家团聚的时刻,大部分大家庭都会举行同忆苦思甜,共同亲近传统文化活动,示范孩子如何尊敬长辈、礼待他人,教导后辈如何为人处世、修身齐家。
推动践行以“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互助、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兴隆村将家庭美德纳入村规民约,通过群众平时相互监督,年终村党支部组织评选“最美家庭”,产生示范带动和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点示范,从而形成人人奋发、户户拼搏的良好氛围。
如今,兴隆村板桥组蒋家修建“笑和楼”,几代人生活在一起,遇到难事互相帮助,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兴隆村草香组江家,从原来的低保户变身致富能手,在全县范围内宣讲养蜂技术,身残志坚,带领身边群众一起致富。
重视法治教育,让群众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兴隆村充分按照“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村法律顾问资源,在村法律顾问以及镇相关部门的同志谈论下和村民共同参与下,修改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党员干部管理等村内管理民主的相关制度,每年都会印制一些法治小册子,以户为单位进行发放,将《婚姻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农村常用的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让每一个家庭都形成学法、守法和用法的良好氛围。
至美村风焕发勃勃生机
为充分发扬民主,兴隆村设立了民主议事厅,对涉及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村重大事项及发展规划等,严格执行好“四议两公开”制度。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或村民会决议,对决议进行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形成“群众党员一家亲,民主集中共建村”的良好氛围,创造“大事一起干、好事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打造枫桥经验先锋队,促邻里和谐和美。建成了村法治文化广场和长廊,设立村法律顾问工作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