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在此过程中,贵阳市紧扣“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提出要“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贵阳将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持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如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围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建言献策。
省人大代表、息烽县委书记卓飞: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激励人心,增强了我们抓落实的信心和动力。”省人大代表、息烽县委书记卓飞说,将全力贯彻落实“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努力在贵阳贵安打造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中展现担当作为。
卓飞表示,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抓好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两大任务,努力实现做强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建设富美乡村目标。要突出重点,把抓产业放在第一位,不断发展壮大种植业、养殖业等主导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要抓保障,大力培养乡土实用型人才,扎实开展新乡贤回归工程,奠定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要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强化电商人才培养,进一步夯实电商发展基础,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要转作风,着力提高干部抓“三农”工作的能力,激发大家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
省人大代表、致公党贵阳市委主委方英:
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省人大代表、致公党贵阳市委主委方英认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在这过程中,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可以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方英说,农产品精深加工是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升利益链、增加价值链的有效路径,能够有力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贵阳而言,在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上,具有科研、物流、市场等诸多优势。”方英建议,科学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在引进和培育农产品营销、精深加工等专业型人才上下功夫,注重农民培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储藏、清洗、分拣、烘干、保鲜、包装等能力建设,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产业。致公党贵阳市委将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找准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加快形成“种植在全省、加工在贵阳”的格局贡献积极力量。
省政协委员、民建贵州省委主委李瑶:
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省政协委员、民建贵州省委主委李瑶表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和关键。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运用“三变”模式成熟经验,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联动发展机制,鼓励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分红、托管服务、利润返还等方式融入农业产业链。要加强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建设一批质量、科技、规模、管理、效益“五位一体”的示范基地。要打造稳定的产供销体系,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强绿色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认证,打造知名品牌;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开拓新零售新电商新市场。
李瑶建议,加大财政金融支持,通过政府投入及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出台绿色金融政策,允许绿色资源碳排放指标抵质押获得贷款,提供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开辟乡村振兴产业上市绿色通道;通过政策性担保、再担保、联合担保为乡村振兴产业提供融资担保;构建适农产业信用体系,开展农户及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加快发展村镇银行、金融综合服务站、自助银行、金融便利店、金融超市等小型金融网点,让人“流”入乡、物“流”入村、钱“流”入户,为乡村产业发展强筋健骨、输血造血、提供有力支撑。
省政协委员、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玉荣:
全面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省政协委员、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玉荣表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彭玉荣说,贵阳市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贵阳贵安城乡高质量融合为主线,主攻都市化和现代化两个方向,聚焦耕地支撑、产业振兴、乡村建设三个重点,把握高标准农田建设、“菜篮子”保供、农村改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个关键,进一步优化提升菜篮子、果盘子、药坝子、茶园子、奶瓶子“五子登科”主导产业,不断提升贵阳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的林特产业,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上加快步伐,在提升农业科技含金量上多下功夫,在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上做足文章,乘势而上全面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为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
相关新闻
开阳县:
茶旅融合让绿土生金
茶海飘香,绿土生金。在开阳县,一片片小小的茶叶,不仅汇聚绿色美景,更成就绿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能。
作为贵阳市的农业大县,开阳县因地制宜加快茶产业发展,以茶种植为基础,以茶旅融合为方向,全力把茶产业培育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农民增收的新突破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每年三个季节都能采茶,春茶、夏茶、秋茶都能赚钱,这让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村民简光华笑得合不拢嘴:“以前,村里人只晓得采春茶,现在乡里引进公司,茶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除了春茶,夏秋茶也能采,几乎每个月都有工资领,知足啦。”
百年前,南龙乡就以产“贡茶”闻名。昔日山高路远、坡陡弯急,黔货难出山,农民难致富。在脱贫攻坚的奋斗道路上,南龙乡瞄准茶产业、重拾“金招牌”,打出“茶旅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动茶产业发展。
发展中,南龙乡按照“宜茶则茶、宜果则果、宜蔬则蔬”的原则,统筹推进茶叶、水果、蔬菜和林下养殖等高附加值产业,逐步形成以茶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
新发展理念引领下,蓝芝、贡禹、益荣等20多家茶企纷纷入驻,在此投资兴业,按照“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以流转土地、聘请农户等方式,带动户群众户均年增收元左右。截至目前,南龙乡已建设茶园4.65万余亩。
在开阳,南龙并非个例。数据显示,开阳全县茶园面积累计17.03万亩,投产茶园面积15.49万亩,完成茶叶产量吨,茶叶综合产值达19.41亿元,茶叶经济产值指标全市第一,是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开阳县域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气候条件优良,在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上具有独特优势。为此,开阳县坚持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方向,走“农业+多产业”和“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富美乡村多点开花、农村人气财气双双增加。
位于禾丰乡马头村百花山最高处的云山茶海,云雾绕峰、茶海无垠,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这片茶旅融合“示范地”,在多年前还是一片荒芜。年,立志改变家乡旧貌的曹以杰返乡,在这片荒山上掀起波澜。他创立贵州青蓝紫富硒茶叶有限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接通水电、修建厂房、流转土地、种植茶树……短短几年时间,云山茶海茶园种植面积达余亩。
随着茶园规模成形和乡村旅游兴起,云山茶海又抢抓机遇,走出“以旅兴茶、茶旅融合”的新路子。从年开始,公司不断增加投入,一期万元、二期万元、三期万元,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茶园”变“景区”,既能卖茶叶又能“卖风景”,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康养乡村旅游示范点。
发展至今,云山茶海景区可同时接待余人旅游观光,年接待量达30万人次左右。
此外,开阳县还依托“富硒”优势,引导和组织34家茶企成功组建“开阳富硒茶业联合会”,通过加强品牌打造、宣传和管理,实现全县茶叶企业抱团发展。
一片茶叶折射一个产业,这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让山川着绿、让绿土生金,既添生态“颜值”,又增经济价值。
修文县:
猕猴桃产业“接二连三”发展
修文县谷堡镇折溪村村民在猕猴桃果园里喷洒农药。
临近春节,在贵州三金圣果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一车车猕猴桃深加工产品从这里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年,我们销售了近1万元的猕猴桃深加工产品,包括猕猴桃饮料、猕猴桃果干等。其中,猕猴桃饮料‘猕露’已成为修文县向外推介的‘明星产品’。”三金圣果公司董事长夏之行说,该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帮助猕猴桃种植户解决销路问题,以深加工消化不能应季销出的猕猴桃,助推修文猕猴桃产业发展。
在修文县,做猕猴桃深加工的不只有贵州三金圣果公司,还有修文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贵州顶好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修文瑞源酒庄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这些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逐渐做强做优,成为修文猕猴桃深加工产业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修文县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建成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按“两核、三区、多园”即综合服务与创新孵化核心区、科技示范核心区,山地特色农业生产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交易区、阳明文化体验区,休闲农业主题园,进行规划布局,建设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产业兴旺引领区。
修文县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充分融合大数据技术。修文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修文县超前谋划,从理念树立、战略制定、平台搭建、模型建立等方面入手,开发建设了修文县农业云系统平台。该平台通过前端种植物联网采集设备,采集种植数据,与仓储、加工和销售的有效数据互动,形成完整的数据链,实现农产品种植过程透明、加工仓储数据清晰、销售数据反馈应用到种植,以大数据分析系统为支撑,实现了大数据与猕猴桃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对品种种苗选育、种植、采收、分选、加工、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覆盖。目前该平台已获25项专利成果。
“十四五”时期,修文县将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以猕猴桃为主的“菜、畜、果、药”四大优势产业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力争到年,以猕猴桃为主的特色水果达3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38万亩次、生猪出栏50万头以上、家禽出栏万羽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0元以上,建设特色美丽乡村10个以上。
记者:衣琼廖黎明李春明许发顺郑雄增
原标题:《省两会特别报道丨贵阳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