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集中营幸存者周科征的儿子周鸿
息烽集中营幸存者韩子栋的女儿韩秀融
周科征(右)与友人合影
周科征(后排右一)与同事合影
在监狱里装疯卖傻14载的韩子栋,趁特务派他买菜之机越狱,经过45天的逃亡,终于找到了组织
年,韩子栋与女儿韩秀融、女婿周鸿在白公馆石榴树(战友许晓轩烈士所种)前留影
作者简介 段志强贵州民族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曾任中等师范语文教师,现就职于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局。热爱史志工作,曾经担任《贵阳市小河区志》副主编、总纂,《贵阳市观山湖区志》副主编、《贵阳市花溪区志》编辑。
年11月15日,我利用休假的机会去北京师范大学拜访一位久未见面的友人。
闲谈中,友人问我是否知道息烽集中营?我淡淡一笑,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年单位组织革命传统教育,息烽集中营去过好几次了。
友人摆摆手说,我家楼上住着一对老夫妻,男的叫周鸿,87岁,是息烽集中营幸存者周科征的儿子;女的叫韩秀融,85岁,是息烽集中营幸存者韩子栋的女儿。我听他这样说,很惊讶也很激动。对于周科征我不了解,但对于韩子栋我却印象深刻,我知道韩子栋是小说《红岩》中“疯老头”华子良的原型。于是,我请友人带我去拜访这两位老人。
顺着狭窄的楼梯,我们上到4楼。友人敲门,一位阿姨来开门,友人喊了一声韩阿姨,我便知道了她就是韩子栋的女儿韩秀融。
韩阿姨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家。屋内光线很暗,看什么都很模糊。我仔细打量,房间是两室一厅,大概有50平方米左右,摆满了老式的柜子。地面是水泥地,天花板上吊着电灯泡,发出黄色的亮光。客厅里摆放着老式的弹簧沙发,一个双人的、一个单人的,从磨损程度上看,已经年代久远。沙发前摆放着一个茶几,几个木箱子放在墙角,就基本没什么空地了。
一位老人坐在沙发上,看到我们便欲起身站立,我见他的背驼得厉害,生怕他摔倒,急忙过去将他扶坐在沙发上。友人介绍,“这是周鸿教授。”周教授慈祥地招呼我们坐下,与我们交流起来。
周教授得知我来自贵阳,很高兴。他说,上世纪60年代,他在贵州大学工作。听说我曾在清镇工作了18年,周教授指着韩阿姨说:“清镇我知道,当年她怀孕生小孩时,我每个礼拜都要骑着单车从花溪到清镇去买鸡和蛋,给她补充营养”。
周教授告诉我说,他年11月生,浙江宁波人。年2月在上海麦伦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大学工作。年7月到北京师范大学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授。年离休。
我们的交谈从周教授的父亲周科征谈起。他说,年3月,父亲周科征被特务逮捕。父亲当时是全民通讯社的代社长。被捕后在息烽集中营被关押了6年。在关押期间,父亲始终没有暴露党的机密。这件事使周教授从小就很佩服爸爸的正直勇敢和忠诚。
周教授的母亲也是一名党员,周科征被捕后,母亲与党失去了联系。于是她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