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之后,年3月24日,蒋介石飞往贵阳督战围剿红军,毛主席和中央红军当即做出了“南渡乌江、佯攻贵阳”的战术,实施“西进云南,北渡金沙江,进入四川”的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意图,红军南渡乌江,途径贵阳时,采取了声东击西,迷惑敌人的战术,完全摆脱了敌人的包围圈,实现战略转移的胜利。
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一角。郭然摄
红军兵分两路,一支部队东渡清水江,向平越(今福泉)方向移动,装作东进湖南,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姿态。另一路经息烽、扎佐,集结于乌当百宜、开阳的羊场、高寨一带,呈威逼贵阳之势。
面对红军在贵阳周围几个县和近郊的军事行动及战斗,令坐镇贵阳指挥和督战的蒋介石坐立不安。4月7日,多路国民党军队增援贵阳,特别是滇军孙渡纵队开往贵阳后,出现了毛泽东所预料的“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的有利局面,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做出红军从贵阳、龙里间南进的决定。
在贵阳、龙里交界处的观音山,长征中的红军和国民党滇军打响了著名的“倪儿关战役”,红军前锋打得孙渡弃车而逃,他们控制了贵阳、龙里通道,将滇军堵在倪儿关,取得战斗的大捷,掩护了大部队的顺利转移。
年,龙里谷脚镇恢复重建了“观音山红军战斗遗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不少参观者。而曾经发生激烈战斗的贵阳市南明区与黔南州龙里县交界处,如今已成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作为全省改革创新先行区、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扬帆起航正当时。
红军在“佯攻贵阳”附近的谷脚,击溃滇军孙渡纵队。(资料图)
倪儿关战役:佯攻贵阳造声势红军转移大部队
年4月,中央红军在龙里县境的几天时间里,敌机一天几次飞来飞去盘旋侦察,并随时丢下炸弹,轰炸红军。4月8日,滇军先头部队到达贵阳与龙里交界的观音山至黄泥哨倪儿关一带,倪儿关地势险要,龙(里)(贵)筑公路劈山而过,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凌晨与红三军团42团在此遭遇,滇军以倪儿关为堡垒,红军以思丫大坡制高点为掩护,双方交火,展开战斗。
在蒋介石的督令下,孙渡连夜驱车前往,当行至龙里县的谷脚时,与向西南方向行进的红军先头部队不期而遇,亮着灯的指挥车成了红军开火的目标。慌乱之中,孙渡令司机加大油门冲出火网,逃至十余里外的沙子岗,后又遇红军侦察员伏击,其卫兵一死三伤,孙渡的坐车被打得七孔八疮,汽车轮胎也被打爆,只好拼命冲出红军的火网,逃至观音山,因汽车毁坏,他弃车逃入龙里县城。
伏击仗的胜利,彻底打乱了蒋介石准备在贵阳围堵红军的计划。4月9日,红一军团第五团佯攻龙里县的簸箕堡,并击退敌人多次反扑,龙里城敌守军怕红军攻城,不敢派兵增援;当日下午,红三军团前锋部队在倪儿关占据有利地形,多次与滇军发生了激烈战斗,迅速控制贵阳、龙里间公路的黄泥哨、观音山至谷脚20余里的通道,并将滇军堵在倪儿关一侧,以掩护大部队向西南方向的转移。
而红三军团一部在倪儿关以西与前来增援的滇军警卫营、辎重队,展开激战,并追敌到贵阳黄泥哨一带,一度逼进贵阳近郊,并用石灰在墙上刷出大标语:“攻打贵阳城,活捉蒋介石!”红军在城郊大造声势,而国民党军队却龟缩在城内,不敢妄动。当时贵阳城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蒋介石和宋美龄做好了暗中逃离贵阳的准备。消息传出,贵阳的外国人,达官贵显,豪商巨富,纷纷挟金携银,或坐滑竿,或赶马车,或乘汽车,纷纷逃离贵阳,一时之间,贵阳通安顺的公路上,车水马龙,烟尘滚滚,人叫马嘶……
其实,中央红军既不打算占贵阳,也不会东进湖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而是要在敌人混乱中与围追敌军背道而驰,实施毛泽东“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的战略。红军按照计划,离开龙里兵分三路,一路从小碧乡、孟关乡向青岩镇抵进,第二路经黔陶乡一线与第一路军汇合,进占青岩,第三路向高坡乡进发。接着红军朝着云南方向行进,连克长顺、紫云等县,渡过北盘江,经过贞丰、兴义等黔西南各县境,突破了贵州军阀防地。威逼昆明,强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40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战略上的主动。
位于“双龙”的贵阳机场。刘辉摄
从红色沃土到大数据引领黔中经济核心区在崛起
红军曾经取得过“倪儿关战役”的胜利的这片热土,如今已经“变身”为“贵州双龙港经济区”,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数据产业、物流产业、文化旅游业等行业大咖汇聚一堂。
迅速发展的“双龙”,正吸引着全国各地企业家的目光。
作为全省“17”国家级重点开放创新平台之一,该经济区重点从“大数据航空服务”、“大数据总部经济”、“大数据文化旅游”、“大数据综合物流”、“大数据交通运输”、“大数据自由贸易”等多个领域进行谋篇布局,发展黔中经济核心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唯美热闹的多彩贵州城,屹立在阳光下;不远处雄伟的龙洞堡机场上,飞机起起落落……“双龙”的发展,显得蓬蓬勃勃、动力十足。(记者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