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扶贫故事点滴驻村事爱洒扶贫路丨息

我从未想过,会只身来到贵阳偏远的山村驻村近5年。我叫李园,今年53岁,是贵阳市息烽县九庄镇三合村驻村第一书记。近5年的驻村工作,其中不乏无奈、辛酸和委屈,但是更多的是充实、欣慰和满足。

年4月,由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安排,我来到修文县大石乡红寨村驻村扶贫。年3月,2年驻村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我面临两难选择:一是继续驻村,前往息烽县九庄镇三合村担任第一书记;二是回到公司接手重要的工作。公司希望我能回去,我也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两年驻村工作,我亲眼见证了所驻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作为一名参与者、推动者、亲历者,这两年是我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经过几个晚上的思考,我毅然决定前往三合村驻村。

三合村是贵阳市20个特别困难村之一,条件比较艰苦。刚到三合村,镇里面考虑我是女生,就安排我住在条件相对较好的镇上。从镇到村要20分钟左右,来回40分钟足够开一次短会了。脱贫攻坚和村里的工作刻不容缓,我主动搬到村委会附近一处低矮的小平房里居住。房间有些潮湿,旁边的旱厕臭气熏人,一到夏天蚊子成群结队,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为了详细了解村里产业发展状况,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我下到各小组,进入每一家实地调查,与贫困户交流谈心。村里很多人家养狗,时常会在路上串出来朝我吠叫,我经常被吓得胆战心惊。忙完一天的工作,夜幕降临,回村委会的路上没有路灯,我只能大着胆子黑灯瞎火赶回去。   通过走访摸底调查,我了解到村里有几户人家养了猪,但是由于交通、物价等原因卖不出好价钱。对农村家庭来说,养猪近一年,付出那么多辛苦,就盼着能卖个好价钱增加收入。这是一件不容拖延的民生大事,我立即与公司领导沟通,领导非常支持我的想法。在我多方协调下,公司安排车辆直接到农户家中买猪,由防疫站当场检测办理相关手续,现场过磅称重付钱。猪拉到屠宰场宰杀后,进入公司食堂或卖给工人。由于考虑不周,第一次拉猪遇见了不少麻烦。那天下雨路滑,拉的猪较肥重,几个男子汉花了两个多小时,废了很大力气,才把猪拉上了车。还有一家之前沟通好但等到拉猪的车来了,他家反悔不卖了,公司的车空跑了一趟。那一刻感觉特别心酸和委屈,但想到已帮养猪农户卖了8头猪,价格很不错,总金额达2.3万余元,我还是非常欣慰。

李园到村民家了解情况

村里有很多农户想种植蔬菜提高收入,可缺技术和销售渠道。我向公司领导打报告,依托公司资源获得了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经过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的大力动员宣传,我们发展了11类种植品种,许多农户参与种植,累计销售20多次,共计1万多斤蔬菜,切实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年,贫困户肖忠武家种植的南瓜有余斤,加工好的大头菜余斤,一直找不到地方销售,一家人都发愁。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我就想,这么多南瓜无法销售处理,贫困户的损失太大,更会打击他家发展种养殖的积极性。经多方奔走协调,最后在公司帮助下,安排了车辆直接上门,将他家所有南瓜和大头菜全部售出,为其增加收入余元。     在三合驻村两年多,我协调公司领导发放慰问物资累计1.3万元,争取资金1万余元为贫困户缴纳合医费用,争取公司资金10万元修建中坝组服务中心,改善基础设施;协调公司为残疾人王绍春等贫困户发放慰问物资近元;向公司争取资金改建三合村食堂,有效凝聚了村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年,九庄镇大力发展种植密本南瓜,我协调公司帮助解决种子和肥料费用近1.9万元,覆盖85户农户,完成种植任务亩。

李园(右一)与三合村支书主任在路上

在三合村驻村两年多,我亲眼见证了三合村的变化。村里的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干净硬化的道路联通千家万户;新建成的三合村村委会干净、整洁、明亮,路灯覆盖了主要道路,点亮村民回家的道路;新建的广场,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民的收入逐年增长,所有贫困户均于年顺利实现脱贫,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息烽县融媒体中心李星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莹

编辑刘娟利

见习编辑潘晓飞

编审王璐瑶王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