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文明村镇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红岩村
眼下,息烽县小寨坝镇红岩村的葡萄丰收在即,村民们正给葡萄追肥。
“年阳光充足、雨水丰沛,葡萄长势很好,又是一个丰收年。”红岩村其林组村民胡月五说。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谁能想到,年,红岩村还是省级一类贫困村。
为改变贫困面貌,村民引进水晶葡萄发展种植业,见到收益后,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全力打造红岩葡萄品牌。年,红岩葡萄种植园区升级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年,“息烽红岩葡萄”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如今,红岩村8个村民组的多户村民家家种葡萄,面积达余亩,带动相邻的5个村种植葡萄上万亩,农户人均收入从10年前不足千元增加到近万元,成为全县有名的小康村。
随着村民的荷包越来越鼓,红岩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变化。
“危房茅草全改变,水电路网样样全;买卖线上全了然,快递小哥送门前。”谈起红岩村村容村貌的变化,村民陈廷俊用这句顺口溜来形容。
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红岩村从村寨环境整治、村寨道路修建、休闲长廊与观光亭建设、照明设施安装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村里开始大变样——进村公路通了,农房穿上“新衣”,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净化,新安装的路灯让村民出行更方便,新修建的文化广场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据小寨坝镇镇长胥永恒介绍,年以来,红岩村实施房屋立面整治余户、危房改造67户、厕所改造座,修建公共厕所2座,安装转运式不锈钢垃圾箱47个,修建“组组通”公路6条11.5公里,修建集中式水厂1处,安装路灯盏,修建村委会广场、长廊0平方米,修建红岩广场及现代农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平方米……
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优质的葡萄……如今的红岩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葡萄产业等措施,已从以往的落后村寨发展为富美乡村。
年11月,红岩村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贵阳日报融媒体章婧)
来源:贵阳日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