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息烽新民村ldquo黄金产业rdq

河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沿着一条正在铺沥青的进村公路,记者日前来到息烽县鹿窝镇新民村,在道路两旁,一片片绿油油的新苗长势喜人。

这片新苗正是新民村去年底种下的白芨。白芨属于名贵中药材,白芨种植也被称为“黄金产业”。说到新民村的白芨种植,新民村村党支部书记朋宇介绍,早在年息烽县调整产业结构时,新民村就开始寻找适合的产业。

最初,新民村引进了吊瓜、脆红李等种植产业。“但光靠这些,村民还是对增收心存疑虑。”朋宇说,新民村喀斯特地貌突出,土地多属于坡地。全村目前有16个村民组户人,其中,还有贫困户31户、低保贫困户25户。

面对严峻的脱贫任务,新民村又开始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高产出经济作物。年4月,息烽厚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息烽县招商引资企业正式入驻。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扶贫的作用,当时市农委给该公司推荐了白芨产业,并推荐新民村作为白芨种植地点。“经过考察后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高产出的产业,市场的需求量也很大。”息烽厚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贵平说。

于是,年8月,公司以及新民村村支两委、村民代表一同来到兴义市安龙县考察当地的白芨产业。“我们去的时候是白芨种植的第二年,成片的苗长势很好,我们当时便决定,这个产业一定要搞。”朋宇说,白芨价格最低的时候也是40元一斤,一亩地的总价值预计是三十多万元,除去所有成本外,一亩地预计一年有20万元的纯收入。

考察结束后,新民村采取“三变”模式,建立起公司村集体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没见效的前三年,村民每亩田地每年有元保底收入,每亩土地每年有元保底收入。“产业见效后,一亩白芨的纯收入如果有20万元,那么村民一亩地也有元分红。”朋宇说。

“我上网查了一下,中药材经济价值相较于水果蔬菜来说还是比较高,带动脱贫致富的效果可能会更快、更好一些。”一开始,村民冯文军是最反对土地入股的,“我当时想自己搞,但后面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要种植株白芨,每株苗的单价是2.5元,再加上其他的投入,成本太大,我一个人做不起。”

“不只是村民,如果公司不来,我们想做也做不成,投入太高了。”朋宇坦言,因为这是当地第一次种植白芨产业,很多村民还是有所顾虑。后来,新民村的部分村民和村民组长主动带头入股,很多村民纷纷拿出几亩土地试水。目前,新民村共种植余亩白芨,涉及三个组余户村民。

“我家入股了4亩田地,一年保底收入有元,我不用投入成本,还可以在白芨种植基地务工,每月元的工资不成问题。去年以来,我和妻子的务工收入超过两万元,等产业见效后,如果每年每亩白芨有20万元收入,那我4亩地的分红便是元。”冯文军说。

去年以来,厚华公司除每亩地投入资金已达2万余元外,还已发放村民务工工资近50万元。“白芨真正见效一般要三年半到四年的时间,为了减少前期投入,我们正打算种植一些当年就可以见效的药材,实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抵消前期土地流转和务工支出上的投入。”金贵平说。

“这多亩白芨苗是从兴义市安龙县的白芨基地运来的,光一株苗就是2.5元,再加上运输费和其他费用,一株白芨的成本近4元。为此,我们准备在鹿窝镇建白芨育苗基地,实现本地供应。”金贵平说,当地村民对白芨有了一定了解后,也想买苗自己种,但成本较高,导致他们信心不足,“如果实现本地供苗后,成本降低一半,村民的信心和热情也将大大提高。如果育苗成功,我们将以鹿窝镇为中心,带动息烽县更多村民种植。”近期,金贵平和公司正在筹备白芨育苗的事情。

目前,吊瓜、脆红李、白芨是新民村三大产业。“全村有多亩土地,三大产业覆盖面积达90%左右,产业基本实现全村全覆盖。”朋宇说,依托产业发展优势,新民乡又有了新的蓝图。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红色旅游资源,未来,新民村还将在乡村旅游上布局。“乌江从新民村横穿而过,北边有乌江峡,南边和西边是乌江支流,县、市相关部门也到现场勘察过,当地旅游资源丰富。”朋宇说,不仅如此,去年新民村有了旅游公路,11公里的公路由原来的4.5米拓宽到现在的6.5米。同时,完成“组组通”公路4条,总长14公里,剩下的老树槽组内的余米也将于近期竣工。

基础设施完善了,为产业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但朋宇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说,“吃住只是硬性条件,更重要的是这个地方要有亮点、有特色、有核心优势,这需要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我们将借力各种资源,不断促进新民村全面发展,让群众增收,让村子更美,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来源:贵阳日报)

主办:息烽县新闻中心

监制:魏忠良

责编:文皓

编辑:王忠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