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阳各区县名字的由来,赌你不知道

你知道云岩区、南明区怎么来的吗?你知道清镇息烽县的由来吗?都不知道?那你还是贵阳人么?快来补补常识吧,以免被外地游客笑话哟~

云岩区

“云岩”得名于辖区内的麒麟洞。麒麟洞又名云岩洞,洞在黔灵山北狮子岩下。洞内钟乳悬垂,千姿百态,其中最大的一块钟乳石酷似麒麟,故俗称麒麟洞;麒麟洞上方有一大片岩石,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于是这片岩石就被称作云岩。

南明区

年8月,原贵阳市第四区更名为南明区,用境内的母亲河——南明河作为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乌当区

《乌当地名志》中有四种说法:

1、认为今之乌当坝子是元之武当的谐音;

2、原乌当坝子多雾,今乌当为原“雾荡”的谐音;

3、以前这里有一污水塘名“污荡”,现在乌当是“污荡”的谐音;

4、乌当有“裤当”井,音转为“乌当”。

花溪区

历史上,花溪一带是仡佬族聚居区,这里的仡佬族属于花仡佬族群,人们因族名地,就把这一带叫花仡佬。

年贵州省长吴鼎昌听说蒋介石要视察贵阳,准备安排蒋介石到花仡佬游览,但又觉得“花仡佬”这个地名不雅,便令当时的贵筑县县长刘剑魂另起一个名字。有一位叫罗浮仙的建设委员会秘书,向刘剑魂建言:“保留花仡佬的花字,突出辖区清澈的溪流,可更名为花溪。”刘剑魂很满意,并手书“花溪”二字刻于济番桥(济番河史书上叫花溪河)头,从此,花仡佬从此更名为花溪。

白云区

年,始建白云镇,以白云寺作为镇名。年更名沙子哨区,年废贵阳县改为贵筑县,区公所移驻白云镇。年贵筑县划归沙子哨区;年11月废贵筑县,改为乌当,花溪二区,属贵阳市,第六区即沙子哨区并入乌当区,年12月又改为白云镇,直属贵阳市,年白云镇改属乌当区,年6月改白云区,沿用至今。

观山湖区

观山湖区在设立行政建制区以前叫“金阳新区”,取境内金华农场、阳关农场首字命名。

年12月,观山湖区正式挂牌成立,申报建制区时因与四川金阳县的专名同名,故以境内观山湖命名为观山湖区。

清镇市

这里唐宋时为羁縻清州,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年)改为威清站,二十三年改为威清卫,崇祯三年(公元年)镇压彝族后,改为镇西卫。康熙二十六年(公元年)以威清、镇西二卫改为清镇县,以两地各取一字命名,属安顺地区,年更名为清镇市,改属贵阳市。

修文县

据《修文县志》记载:崇祯“三年三月,安位(彝族)乞降,乃献水外六目地。六目者,今修文、扎佐、息烽、六广、九庄、安底是也。诏设敷勇卫,领修文、于襄、濯灵、息烽四千户所”。

依此看,其来源有可能是取自《尚书武成》中的“偃武修文”,隐含为安位投降,结束动乱;其后又延伸为发扬光大王阳明所倡导的文教事业。

息烽县

息烽原名诘戎,为彝语名称。息烽、修文与清镇地界毗连,历史上都是贵州宣慰使安氏亲辖的“水外六目地”。明“奢安事变”时,这里成为主战场,烽火遍地、战云密布。崇祯三年(公元年),朝廷下令“削水外六目地”,这里一部分改名诘戎,战事平息后,崇祯皇帝又下诏更诘戎为息烽,意指烽火平息,战乱已无。

开阳县

《开阳县志》记载:“开阳”之名,源于嘉庆十五年(公元年)所建的“开阳书院”,时人解释为“开阳者益欲开阳明之学也”。

不过,另有史料记载,天启初年,水东宣慰同知宋万化联合水西宣慰同知安邦一起反抗明王朝,崇祯四年(公元年)被平息后置开州,民国3年(公元年)废州,更名为紫江县,年,“内政部”令改名为现在的开阳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