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煅烧,搅拌,加入缓凝剂等助剂……一套流程下来,磷石膏废渣摇身一变成了建筑材料。这是息烽县小寨坝工业园区一座工厂的生产场景。废渣变建材,行销川滇渝等省市,曾困扰贵州磷化企业多时的工业废渣成了建筑市场的宝贝。
“工厂是从开始建设,去年4月左右正式开始出货,满产的情况下,预计每年能消耗50万吨左右磷石膏。”贵州省昊越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王丹介绍,磷石膏系列新型建材、预拌砂浆及环保涂料研发、生产与销售取得了一些进展。
磷石膏是磷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息烽县现有存量已达上千万吨,且在满负荷生产状态下,每年还将增加万吨。“每年堆存这么多废渣,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息烽县工业节能服务中心负责人苏浩然说。
磷石膏产品展示
为彻底解决磷石膏造成的生态环保问题,该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除“一磷独大”的工业发展局面,刮骨疗毒,换来绿色发展空间。
年,息烽县开展了磷石膏消化行动。针对磷石膏产出企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渣定产”“以用定产”的工作部署,按照“谁排渣、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倒逼企业履行生态环保职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磷化集团驻息企业
同时,息烽县积极引进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大力发展以加工建材产品为主的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通过“变废为宝”的方式提升磷石膏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双向并行。
近年来,息烽县磷石膏处置利用率逐年提升,年为41.37%,年达到.5%,年,全县磷石膏产生量.9万吨,利用量.08万吨,处置利用率.08%,全面实现“产消平衡”的工作目标。
下一步,息烽县将牢牢抓住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强化存量服务、加强增量培育思路,全力推动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磷石膏新型建材与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形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强省会”中发挥作用,为贵阳市“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做出息烽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娟
编辑刘娟
二审罗昌
三审谭仕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