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教育保障。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建立县、乡(镇)、村(居)、学校四级台账,对未到校学生或疑似辍学生进行逐一研判,建立“一生一档”“双线”落实责任,执行“七长”“五书”责任制。—年发放各类学生资助资金.51万元,惠及学生12.96万人次。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和学前教育机构营养改善计划,从硬件设施、综合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实现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餐标生均提高25%,—年拨付营养改善计划资金.89万元,惠及学生2.5万人次。
二是医疗保障。医院3所,乡镇卫生院10所,村卫生室所。医院均达到“二甲”等级,10个乡镇均有1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具有相应功能用房和设施设备,达到医疗保障要求。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实施“一站式”“一单清”即时结算服务、大病专项救治、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等便民措施。居民参保完成率从年99.82%提高到年的99.89%,超省、市工作目标4个百分点,全县医疗保障筹集资金从年(元/人)的.03万元增加到年(元/人)的.12万元,增长70%。
三是住房保障。近4年间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户,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贫困户危改率达到%。年实施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户,已于当年全部完成并足额拨付补助资金。开展贫困户住房安全评定,对当年度所有户贫困户住房安全等级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全部为A或B级安全住房,并按规定将房屋信息全部录入“贵州数字乡村”APP信息系统。
四是饮水安全保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规模化水厂修建等“三大工程”,构建“三位一体”城乡供水格局,实现城乡居民共享优质供水。截至目前,共有农村供水工程处,规模化水厂27座,供水覆盖21.47万人;集中式(20人以上)饮水工程93处,供水覆盖3.21万人;分散式供水工程16个,覆盖0.18万人。全县户人贫困户中,水厂供水户人、集中式人饮工程供水户人、分散式工程供水户人,实现户户通自来水,贫困户全部满足饮水安全标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