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息烽县小寨

白癜风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6067766689650938&wfr=spider&for=pc

我叫桑玉龙,年7月,我被贵阳市工信局派驻到息烽县小寨坝镇田兴村,成为驻村扶贫工作组的一员。年4月至今,我任田兴村驻村 书记。

村庄破旧,土地破碎、贫瘠,这是我 天来到田兴村的直观感受。

田兴村是全市特别困难村之一。刚到田兴村,我马上组织村干部进行摸底走访。经过调查发现,田兴村生态环境优良,但缺乏支柱产业。

没有产业,那就搞产业。我调研发现,部分村民散养了绿壳蛋鸡,其养殖时间短、见效快,是个不错的产业发展项目。于是,村支两委很快确定了绿壳蛋鸡养殖项目,并购买了羽鸡苗,可是村民的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贫困户不愿意参与养殖,担心不懂技术、打不开销路等。

为了让村民放下思想包袱,我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记得 次去贫困户吴红家做思想工作时,他想都不想就一口回绝了。此后,我们先后入户十几次讲事实、摆道理,帮他家移走门前的猪圈,清理出养殖场地,送上羽鸡苗,承诺包购包销,按照保底价进行收购,他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行养殖。3个月后,吴红家的绿壳蛋鸡开始产蛋,当月收入余元,夫妻俩眉开眼笑。

在我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田兴村首批82户村民参与绿壳蛋鸡养殖,基本覆盖了村里所有的困难群众。

目前,田兴村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平台公司提供鸡苗、饲料、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规模化、标准化打造了50亩田兴绿壳蛋鸡林下放养示范基地,绿壳蛋鸡存栏数达1.3万羽,实现创收余万元,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此外,田兴村还陆续发展了猕猴桃、刺梨、豇豆、食用菌等产业,我们根据各家村民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动大家参与适宜的产业。尝到甜头的乡亲们积极性空前高涨,日子越来越红火。可喜的是,村集体经济从“零”积累至万元,全村贫困人口实现“清零”。群众的荷包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在搞好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建设好村里的基础设施。截至目前,村里修建了通组公路、人饮工程、村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年多来,我直面困难勇担当,推进脱贫攻坚任务不讲条件。在和群众朝夕相处中,以诚相待,注重激发他们的内生脱贫动力,帮助贫困户建立靠勤劳致富的信心,带领村里发展产业,被他们称为“大管家”,这是对我工作 的肯定。

年,我荣获“贵阳市脱贫攻坚 共产 员”称号;年,田兴村 支部被评为“息烽县脱贫攻坚先进 组织”。

信息来源:贵阳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