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贵阳市各级关工委坚持把“我为青少年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全过程,全面落实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工作方针,念好“快、实、精、准”四字诀,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努力提升青少年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念好“快”字诀,迅速反应周密部署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后,贵阳市关工委及时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会,对深化关工委党史学习教育,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走深走实进行研究,部署为青少年办实事相关工作,要求关工委班子成员带头学好党史,分组带队深入联系区县宣传党史,指导基层关工委和广大“五老”深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市各级关工委要广泛组织“五老”宣讲团(组),深入学校、农村和社区、企业、机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时,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及宣讲与开展青少年关爱慰问活动、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助力“三感社区”建设及乡村振兴调研等行动结合起来,力所能及为广大青少年办实事解难事,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新时代关工委工作两不误、双促进,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念好“实”字诀,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为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工作,市关工委特邀贵州省人民政府原参事吴祖平为关工委“五老”骨干做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贵安新区、各区(市、县)、乡(镇、街道)关工委近名“五老”骨干接受辅导培训,为各级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打好坚实基础。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深入挖掘丰富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组建个“五老”宣讲团(组)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开展宣讲场次,受众人数达人次。联合市委宣传部等六部门开展“感恩奋进·永远跟党走”——贵阳贵安未成年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主题活动,共同推动未成年人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贵阳市还通过“五老”党史学习教育优秀讲稿征集、学生征文及书画作品征集、举行“共产党好”主题音乐会等活动,引导广大“五老”和青少年以各种方式庆祝建党百年。
念好“精”字诀,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布局,全市各级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独特优势,力所能及为乡村振兴献智出力。市关工委结合省关工委学前教育“双助”行动工作部署,在修文县六广镇、息烽县流长镇、开阳县南龙乡中心幼儿园建成3个学前教育“研培中心”,自筹15万资金资助建设3个示范性“儿童之家”。同时,市关工委、市教育局联合举办农村幼儿园资源中心建设专题培训,分两期对名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投入资金21.26万元开展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培训农村青年人。争取省关工委支持,资助资金20余万元,计划在开阳县高寨乡、修文县阳明洞街道、息烽县石硐镇举办三期农科技示范科技培训,在息烽县养龙司镇打造青少年科技教育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1个。
念好“准”字诀,广泛开展关爱行动
结合市委、市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安排部署,各级关工委组织将工作关口前移,大力实施精准关爱计划,将“开学季·关爱行”活动与“六一”慰问等活动整合推进,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民办学校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实施精准关心关爱,共筹集发放慰问款63.64万元、捐赠物资价值99.2万元,受益青少年人。在持续抓好主题教育和法治教育方面,全市各级关工委多形式组织“五老”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基地,深入开展“宪法至上、守法光荣”和“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宣讲活动。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名“五老”参与法治宣讲,组织法治宣讲场次,受教育青少年人,帮助失足青少年53人。
一枝一叶总关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万千家庭的希望,贵阳市关工委将持续深入开展各项关爱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贵阳市关工委
编辑杨艳
编审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