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定位“氡泉”之城。结合贵州打造“温泉省”政策引导,确立“氡泉之城”城市定位。已查(探)明温泉点12个,编制温泉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双轴三环四组团”温泉产业空间布局。出台企业免缴5年县级水资源费等产业招商优惠政策,配套建设高速息烽南站及连接线,正在建设同城大道连接贵阳修文,通过“政府+平台公司”模式,近两年县级投入近4亿元打造南山温泉度假区,预计今年12月试营业。
二是丰富温泉产品。息烽温泉投资7亿元改扩建疗养院景区面积至多亩,有11栋楼宇余个住宿房间余张床位,有各类露天泡池、包池和室内泡池等余个。年以来,接待游客9万人次,实现收入1万元,同比增长50%。正在建设南山驿站温泉、林丰温泉等,按照“一泉一特”要求,梯次开发氡泉产业,力争至年,建成3个温泉项目,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亿元,旅游产业化初见成效。
三是做足康养文章。立足“氡”泉引领,融合推动康养产业发展,突出氡含量对治疗相关疾病优势,探索“大健康+康养+文旅”模式,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息烽温泉疗养院向康养、养生多元化服务模式转变,配备专业理疗师、针灸师、茶艺师等专业疗休养人员余名。息烽温泉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劳模疗休养基地”荣誉,成功申报息烽温泉疗养院、南山温泉为贵州省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