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我明天还要去上学。”
“要得,那你晚上要早点睡觉噢。”“好的爷爷,我跟奶奶睡。”立冬后的天黑得特别早,孙女睡着后,我来到院坝里整理杂物。望着眼前崭新宽敞的水泥平房,至今难以相信这是我的家。就在两年前,我的家还是一座跑风漏雨的木架房。我叫周正彬,家住贵州贵阳息烽县小寨坝镇田兴村艾子坪组,今年71岁了,家中五口人,儿子儿媳都是重度精神病患者,孙女才4岁。我和70岁的老伴是家里主要劳动力,不仅要忙地里的活,还要照顾三个孩子,日子过的灰蒙蒙的,看不到希望。事情的好转要从年冬天说起,那年村委会来我家走访,将我的家庭情况汇报给镇上。紧接着镇上的干部来到我家,详细了解我家的情况,将我家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全家便享受了国家教育、医疗、“一户一法”等多项扶贫政策和分红。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市、县、镇、村等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来到我家走访。询问生产生活需求,了解孙女的教育资助情况,查看补助资金是否到位等等。近年来,政府还把我们贫困户全部纳入到村集体经济、绿壳蛋鸡养殖、刺梨种植、食用菌基地等项目分红中,每年都能领取分红。年以来,光是我家就领取了近万元的分红。
周正彬家的老房子
年,由政府筹集资金5万元,自己出资2万元,拆除了破旧的老房子,修建了平方米的水泥平房。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安上了自来水管道、接通了电路,我家从此住上了安全温暖、通水通电的房子。住进新房后,我们的新生活便开始了。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我还有力气,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生活的更好,给年幼的孙女树立一个好榜样。在帮扶单位和政府的支持下,我每年喂养两头猪,一头卖一头自己吃。孙女总算能经常吃上她心心念念的“肉嘎嘎”。我还种了一些蔬菜,闲暇时卖点菜增加收入。再加上低保金、养老金、分红等,一年下来我家人均纯收入达到多元。过上了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在后续帮扶上,政府还把我们一家五口都纳入了民政保障。源源不断的帮扶彻底打消了我的后顾之忧,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为儿子儿媳的生活担忧。
新房门前,帮扶责任人帮周正彬干活
年底,我家在各项扶贫政策和各级领导的帮助下,成功实现了脱贫,我心里十分欢喜。今年9月,孙女也开始上幼儿园了,学杂费、生活费全免。我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白天接送孙女上下学,晚上听她讲在幼儿园里的故事,有时她还会装作老师的模样给我上课,她笑起来的样子,扑到我怀里的样子,都是我生活中的乐趣,是我们家的希望。 近期,我又买进了一头小猪崽。目前一共喂养了三头猪、两头牛。生活虽然有点累,但我内心很满足。我想让年幼的孙女知道,勤劳才能致富,美好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同时,我也经常跟她说起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帮助,希望她长大以后能做一个自强不息、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
息烽县融媒体中心樊梦杨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娟整理
见习编辑吴一凡
编辑文月
编审杨仪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