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息烽县鹿窝镇九年制学校一年级学生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酒席倡导不办吗?”“老师我知道,除了红白喜事,其他的一律倡导不办。”“那同学们知道送礼不能超过多少元吗?”“50元!”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据悉,这是鹿窝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联合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者,在鹿窝镇九年制学校举行了一堂以农村“五治”为核心的主题班会,通过教师讲解、现场问答、文艺表演等形式,对农村“五治”工作进行系统、全面地讲解。
“一百个学生,就是一百个小喇叭,通过这样极具特色的主题班会,强化学生对农村‘五治’工作的系统认知,学生回家向家长宣传,效果也比我们镇村干部宣传的效果要好,真正实现从源头筑牢乡村振兴之魂。”鹿窝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天峰同志介绍道。
据悉,自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鹿窝镇在宣传上始终坚持高位谋动,多主体参与,把理论讲清楚、更精准;分众推动,多层次组织,让群众融进去、有共鸣;深入基层,多形式创新,使宣传接地气、促进步,做到措施精准、制度长效、成果显著,真正让农村“五治”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娟
编辑高伟
二审罗昌
三审谭仕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