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息烽县坚持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重点执法领域,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严格落实政府及其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部门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工作要求,建立息烽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协调机制,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负责统筹推进,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并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情况纳入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指标体系和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
健全制度体系,促进规范管理。结合省、市工作要求,立足执法实际,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1+5+N”制度体系(1个方案,5张清单,N套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落实的执法规范化管理模式。“1”个方案,制定印发《息烽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5”张清单,各行政执法部门梳理公布了《执法事项清单》《执法人员清单》《音像记录管理清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人员清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目录清单》,执法人员、职责权限、法定依据、执法程序清晰明了,为执法人员落实三项制度提供操作准则;“N”套制度,建立健全息烽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协调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音像记录管理制度》《记录信息调阅监督制度》《案卷评查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形成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扭住关键环节,狠抓工作落实。息烽县全面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三大关键环节,确保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一是强化公示环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按照“谁执法谁公示”原则,督促各执法部门落实事前、事中、事后公示职责,接受社会监督。全县29家单位、11个乡(镇、街道)主动公示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流程、执法依据、办事指南等信息,年总计公布行政执法事项项。通过息烽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贵州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贵州省政务服务网,贵州省司法云平台—执法监督系统等平台录入公示执法数据项、执法人员人、行政许可件,公示件、行政处罚件,公示件、行政检查件,公示件、行政强制69件,公示36件;二是强化全过程记录环节,让人员在“监控下”执法。全县各执法部门对查封扣押财产、强制拆除等直接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和执法办案场所,推行全程音像记录。同时,严格音像设备和执法影像记录管理建立健全。息烽县现有执法记录仪台,音像记录场所40余间;三是严格审核环节,为执法决定带上“紧箍咒”。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是行政执法的最后一道关口,直接影响办案质量和效果。息烽县严把审核关,指导各执法部门明确审核机构、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审核责任,确保法制审核环节有机构承担、有专人负责,审核程序合法规范,着力提升息烽县执法队伍整体办案水平和执法能力。息烽县现有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项,法制审核人员69人,其中取得法律职业资格7人,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的法律顾问31人。
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落地见效。将业务交流、执法培训和督促检查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指导执法部门依法规范开展执法活动,着力提升执法人员依法履职和案件办理能力。举办息烽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专题培训班、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推广应用专题培训班、全国统一执法证件标准样式专题培训会,对全县40个执法部门、乡镇(街道),名法制机构负责人进行培训,指导全县各执法部门开展执法主体基本信息维护、执法人员证件申领和换发、执法案件录入。同时,由县司法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于每年底对全县行政执法部门、乡(镇、街道)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情况进行一次督促评估,并于次年1月底将结果报县人民政府。针对督查存在问题较多、基础较弱的执法部门,督促建立整改台账,确保问题真改、实改。
原标题:《息烽县行政执法监督“四举措”优化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