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渣滓洞坐牢九年,不屈不挠,誓死战

北京皮炎权威医院 http://m.39.net/pf/a_4648926.html

年11月27日,当翻身解放了的人民群众还沉浸在欢庆新中国成立的日子里,当数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即将解放四川重庆这个蒋匪帮盘踞的最后巢穴的时候,13天前从台湾飞到重庆的蒋介石在悲观绝望之际,下令对重庆市进行了大破坏和对革命者的血腥大屠杀。就在这一天,市民们已经隐约可以听到解放的炮声,国民党反动派却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一·二七”大血案,关押在白公馆集中营里的多名革命者,连同不满周岁的婴儿,被一批批押往歌乐山下松林坡旁,被万恶的子弹夺去了生命。

时隔3天,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了,人们掩埋了被难烈士的尸体,悼念死难烈士的英灵。邓小平、刘伯承亲自前往祭奠,在年1月15日的追悼会上,刘、邓与张际春、李达联名送了“为烈士复仇,彻底消灭反动派;争人民幸福,努力建设新中国的”的挽联,以对烈士的哀思,鼓励和教育活着的人。

在这多个死难的烈士中,有一个曾当过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年仅34岁的共产党员,他叫许晓轩。他是人民永远怀念的忠诚战士。就让我们从他牺牲时的情景说起吧:

27日这天,在集中营里,许晓轩和难友们一样,正准备迎接重庆的解放。他忘记了坐牢9年的虐待和痛苦,一会儿和难友们议论迎接解放要做些什么,一会儿透过黑牢的窗口望着远方,盼望人民解放军快点打过来那隐约可以听到的解放炮声,是多么的令人心潮难以平静啊!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直觉和多年斗争的经验,断定敌人决不会对他们善罢甘休的可能要下毒手!果然,他的预料被验证了。

是他,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向难友们留下了口头遗言:“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希望组织上经常注意整党,整风,清除非共产阶级意识。

是他,在刽子手叫他出来的时候,他向难友们点头告别,随手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披在一位难友的身上,满含深情和祝福地说:“穿上吧,它对你是有用的。

是他,在面对死亡的最后时刻,在刑场上同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他怒斥敌人道:“你们这些狗东西也活不了几天,人民就要审判你们了!”接着高呼口号,英勇就义。

年10月,许晓轩出生在江苏省江都县仙女庙镇。他家里贫寒常靠借债过日子,父亲失业后开始了流浪生活。更有不幸的是父亲因忧愁苦闷而早死,母亲领着他和哥妹艰难度日。在万恶的旧社会,穷人当牛做马。一年到头背朝天脸朝地地拼命干活,总是吃不饱穿不暖,住着夏天漏雨冬天漏雪水的破草房。而富人游手好闲,作威作福,住的是高楼瓦房这一切在许晓轩的心里百思不解:为什么天下怎么这样不公平?穷人的活路在哪里?他立志要发奋读书,寻找答案。可是,“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我国东北三省很快被日本鬼子占领。这时,年仅15岁的许晓轩被迫停学,寻找生活出路。

许晓轩来到仙女镇震泰钱庄当学徒,结识了第一个向他讲述革命道理的老师陈世德。陈老师在镇上电报局工作,会英语、世界语和汉语拼音还有一位同志在苏联莫斯科学习。许晓轩边当学徒,边参加陈老师为青年店员和学生举办的外语讲习班学习,听陈老师讲述苏联十月革命的故事阅读进步刊物,他如饥似渴地从陈老师的同志邮来的英文版《莫斯科新闻》报中、从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新生》、《永生》等刊物中吸取政治营养,探求革命道理,寻找穷人翻身解放的道路。后来,他又参加了陈世德和俞未平等组成的苏州私立全民流通图书馆,担任董事,并且主办了读书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从年到年初,许晓轩从江苏无锡到湖北武汉,从武汉又到四川重庆,每到一地,他不忘追求真理,组织群众进行救国救民的斗争年,他经在无锡九丰面粉厂工作的哥哥许瘦峰的介绍,到生产成套纺织机械和部分面粉加工机械的无锡公益铁工厂做事。许晓轩进厂时当会计,后来当相当于总会计师职务的财会主要负责人。年8月,日本侵略军企图牵制我华北抗战,进而夺取上海,威胁南京,以两名日本官兵乘汽车强行冲入上海虹桥军用机场被中国卫兵打死为借口,在8月13日调动日本驻上海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向江湾、闸北一带进攻,同时炮击中心市区,制造了“八·一三”事变。为了防汉奸破坏,防敌人飞机袭击,保护工厂正常生产,许晓轩发起组织了保护工厂的大刀队;为了支援抗日前线,生产急需军用制品,许晓轩反复宣传“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理,热情地向工人讲述:“要国富民强,只有赶走日本帝国主义,工人自己当家作主”,从而鼓动工友们齐心协力生产军需制品,支援前线。上海失陷后,工厂迁到湖北武汉,他又以“无锡抗日后援队”的名义积极组工厂职工,参加武汉人民的救亡、捐献和支前等活动。

年5月1日,青委书记、《青年生活》主编杨述同志不幸被捕为了疏散、转移已经暴露的同志,转入地下继续工作,许晓轩同志来到四川东部,年春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斗争。他在调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后,特别注意经常深入工厂,领导和发动工友进行斗争。就在年4月的一天晚上,由于叛徒俞仲康李树清出卖,许晓轩同志被捕入狱。

从年4月到年11月,许晓轩同志在这9年多的牢房生活中,不屈不挠,誓死战斗,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概。

开始,许晓轩同志被关押在重庆望龙门22号军统的一个看守所里。当家里人打听到他的下落后,他的亲人想办法要营救他。但是,要出去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当革命的叛徒,自首变节,出卖同志。许晓轩同志绝对不会这样傲的。他记得两年前的5月的一天上午10时左右在打铜街交通银行宿舍里,他庄重地举起右手进行入党宣誓:决心把一生交给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自首,那是对革命的背叛!出卖同志,那是对革命的犯罪!他用铅笔在包香烟的纸上,写下了“宁关不屈”、签名“安”字的纸条,托人捎给他的亲人。你如果去四川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展览馆参观,你就会看到这苍劲有力的字迹,它正是许晓轩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斗争到底的决心和真实写照。

年10月,许晓轩和看守所的难友一起,被转到息烽监狱。这个监狱设在贵州省息烽县阳朗坝镇,四面是荒山,顺着起伏不平的山坡筑起了三道高墙,墙外有碉堡。真是“层层设防,处处设卡”,无非是防止犯人”越狱。当时,息烽监狱主任周养浩提出了“监狱学校化”、“监狱生产化”的两个口号,公开理由是便于对“犯人”的管理,实际上是想通过“犯人”的劳动大发横财,并且办了印刷厂、雕刻部、木工部、缝纫部、洗衣部等一些工厂,还进一步兼营商业和运输。开始,许晓轩认为这是一个圈套,是剥削劳动果实,不应该去做工。狱中党组织根据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通过分析形势,认为在敌强我弱、互相被隔离的情况下,应该将计就计,利用这个机会,团结更多难友,开展对敌人的斗争,并决定参加这些工作。

许晓轩先被分配在木刻部工作,后来转到铅印部工作。在监狱里,他曾在一棵核桃树干上刻下了“先忧后乐”四个字,表示自己要永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监狱里,他坚持学习,天亮开始学外文,晚上借透进来的灯光看书;在监狱里,他热心帮助难友学文化,教俄语,有位难友对“P”这个俄语字母发不好音,他叫难友把脸闷在水里练习;在监狱里,他威信高,说话很有号召力,难友们爱听他讲话,有时用俄语交谈,敌人听不懂,拿他没办法。有一次,有个难友不满特务的残暴,拒绝出去劳动,遭到毒打。许晓轩不顾自己有被毒打的危险,站出来斥责敌人说:“你们这样蛮干,干脆把我们枪毙好了。”特务们只好罢休以后,他表扬了这位难友斗争坚决勇敢,并语重心长地说:“在这样特殊的地方与凶残的敌人斗,不但要勇敢,更重要的是谋,要讲究斗争艺术这位难友听了很服气。

在重庆的歌乐山下的山坳里,有一所别墅,叫“白公馆”。原是军阀白狗修的一所郊外别墅,又叫“香山别墅”。年,国民党军统局从南京迁来后,把这个别墅改为军统局看守所。年,中国和美国成立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名义上是两国交换情报,共同对日本作战的机关,实际上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镇压中国革命,和美帝国主义勾结,建立的个规模庞大的特务组织,是囚禁和残杀革命者的法西斯集中营。“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馆”便成为“中美合作所”的第一看守所,它四面高墙,墙上布满了电网,是专门关押重要政治犯的。年7月,许晓轩等72名难友被押送到这里。

囚禁在“白公馆”看守所,敌人仍不放过对他们进行“劝降”,要他们自首叛变。软的不行来硬的,不答应就给以惨无人性的虐待。

一次,敌人想对许晓轩来个软花招,说要派他当会计,给很高的津贴。许晓轩回答道:“我对倒马桶、洗茅房很有兴趣。”还有一次,看守所长丁敏之对他说:“我们打算放你出去,介绍你去教书。”许晓轩说:“你们还是先无条件放出去,再谈工作吧!”敌人没有法子,说他很难对付。

为了斗争的需要,在他们转囚到“白公馆”后,成立了许晓轩、谭沈明、韩子栋三同志组成的由许晓轩任书记的临时党支部,决定越狱逃跑谁有机会谁先逃,跑一个是一个。韩子栋同志在狱中的小卖部和伙食团干杂活,有逃跑的机会。许晓轩和谭沈明要他做好准备。韩子栋便利用可以进出监狱的机会,把自己积存的钱换成现钞,画了监狱周围道路、岗哨环境的草图交给了许晓轩。然后,许晓轩又和他们一起商量逃跑的具体办法。如逃跑后怎么想办法化妆;要向山多的地方跑,川北有我们的部队可以往那里跑;白天要想法和抬滑竿的穷人接近,请他们帮忙,晚上要认准一个方向、看准一个星座跑;身上要带一把小刀,遇到敌人时可以和他拼;此外,逃跑后要找条河过去,让敌人的军犬没法追踪等等。在年8月18日,韩子栋随看守到磁器口街上买菜,乘看守在茶馆打牌的机会终于逃了出去,可惜其他难友没有这样的机会。

在狱中,敌人要许晓轩保证不逃跑,他拒绝了敌人的无理要求。敌人恼怒之下,给他戴上了重镣,关到地牢里,罚他在炎热的太阳下做苦工许晓轩对敌人的酷刑不当回事,因为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但他对敌人毒打难友,却挺身而出给以保护。

一天,敌人用皮鞭毒打一个难友,每抽打一下就追问一次:“这纸条上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是谁写的?”阵阵皮鞭声抽打在这个青年人身上疼在难友们的心上。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楼下一间牢房里传出:“住手!那纸条是我写的!”敌人先是一愣,当明白是许晓轩时,便话不成句地说:“你,又,又是你,许晓轩,给我出来!”许晓轩走出牢房,面对敌人的问话,坦然地说:“那消息是你们提供的。有次放风的时候,我看见你们的办公室门开着,便进去从你们的报纸上看到了这消息。”敌人气急败坏,举鞭想抽打他,这时,难友们齐声高喊“不准打人!”敌人怕事态扩大,又担心是因自己失职让许晓轩看了报纸,上司追查下来会受处罚也就作罢了。

年11月27日,许晓轩被敌人残暴地杀害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