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贵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并从改善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体系、积极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四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划。
如何健全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体系?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探索创新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模式,建立健全用途管制规则,在此基础上探索促进山地特色农业和山地旅游发展的政策。
“新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提振了我们干事的精气神。”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花溪分局局长张君发说,近年来,花溪区将绿水青山高效转化为金山银山,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君发表示,花溪区将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坚持铁腕治污、精准治污,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全过程、各方面,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持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新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息烽县永阳街道猫洞村村支书陈孟菊说,近年来,猫洞村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实施“历史文化公园”“红军步道”等项目,扶持、创建了一批生态农庄、示范农家乐等,确保功能、布局符合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各项要求。“目前,我们正以农村‘五治’工作为抓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夯实基础。”
“新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振奋人心。”花溪区久安乡党委副书记左华忠说,将结合久安的特殊地形地貌,依托古茶树资源和已建成的万亩茶园,围绕打造“都市近郊茶旅文化示范区”的目标,加快“茶、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持续巩固厚植生态优势,让久安山更青、水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