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息烽护林员郑发明45年坚守只为一片绿洲

4月8日,艳阳高照,最高气温:26°C。大清早,在息烽县温泉镇天台国有林二涧桥入口处,64岁的郑发明拿出手机扫描“进山码”,沿着满是荆棘的崎岖山路,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在这条路上,他一走就是45年!郑发明是息烽县温泉镇天台村人,年当上护林员,负责管护温泉镇天台、兴隆、尹庵3个村的山林,面积达多亩,一天巡查下来要走10多公里。这些年,每个山头的一草一木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逢年过节,是郑发明最忙的时候。“特别是到了春节、清明节,人们会采用烧香点烛、燃放鞭炮烟花等方式祭祖,是森林火灾的多发期。”郑发明针对本地风俗习惯,了解村民祭祀时间,及时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在山林附近的坟地,他会清理周围的落叶杂草,放置防火警示牌。在林地周边土地耕种时,他会提前给农户打好招呼,叫他们不要燃烧秸秆等,避免引火烧山。位于天台村的国有林总面积.8公顷。据郑发明回忆,上世纪60至80年代,天台丛林附近有几个生产队,为了农业生产,常年在天台丛林里铲灰积肥,林地遭到严重破坏。之后,他一边护林,一边义务植树20余亩,天台丛林如今树木茂密,幸存下来的红豆杉、罗汉松、柏木等多种被挂牌的百年古树随处可见,飞禽走兽的种类也大大增多。小树长成林,偷砍盗伐随之而来。年以前,周围的村寨交通不便,部分村民生活贫困,经常偷偷跑到山上砍树卖,或是用来烧火做饭。为此,郑发明有时半夜三更还在巡逻,及时制止了多起违法行为。进山的路都是走出来的,上面铺满了厚厚的树叶,很容易滑倒,且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只能靠“拱”和“钻”,小心翼翼地“猫”着腰走,稍有不慎,手就会被划出血,衣服会被撕破。由于林地生态环境好,一到夏天,时常会遇到毒蛇、毒虫出没,巡山时要特别当心。“所以我每次进山都会带着一把镰刀,既可以‘砍路’,还可以防身。”郑发明说,就算是这样,每次回到家,或多或少身上都会有伤痕。经过这么多年,郑发明对这片大山有了感情,山上有些什么大树,长在什么地方,哪里的路最难走,容易遇到何种野兽,他都如数家珍。每当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林,走到林地间,聆听着森林里的鸟鸣声,呼吸着山林间独有的味道,他就觉得自己活很充实,也很有意义。郑发明每月的收入不能支撑家用,妻子多次劝他到西洋公司等周边企业上班,他都会婉言拒绝:“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我就是想守护好这片山林。”妻子拿他没办法,说他是头“犟牛”!郑发明每天在山里行走,年复一天,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有人问他:“你不厌倦吗?”他说:“爱上了,就难以割舍,放不下!”四十余载坚守,只为一片“绿洲”。在他的悉心呵护下,温泉天台丛林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息烽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安恒编辑高伟二审罗昌三审王太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