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最理想的城市布局1180结构

年为实现50%的城镇化率,目前贵州省城镇发展规划有两种方案。一、贵阳+遵义双核都市区这种方案亮点在于两市都是人口大市、GDP与工业大市,分别居贵州前两位,著名10强企业贵州茅台、以晴光电、老干妈等也都位于这两市,以它们为龙头看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二、贵阳+安顺双核都市区此方案最大的亮点是贵安新区,贵安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目前国家级新区是国内最高的级别的开发区,属于副省级,可见其重要性。贵安新区又占据贵州最好的一块平地,建设起来相对容易得多,作为新区的两个极点,双核驱动似乎也比单核更加强劲。虽然这两种方案都有两个都市区,但是真正能成为贵州省区域发展中心城市只有一个,不管这两个都市区是并列关系还是主副关系,只有贵阳一个城市能成为贵州省区域发展中心!何为中心?要成为中心必须要有收放自如的功能,既能收纳、汇合全省的能量,又能给予、服务全省的能力。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还是细分的交通、物流、金融、科教文卫等行业只有贵阳一座城市具备这种功能,其它城市都不具备聚集与服务全省的功能,顶多是地区级。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贵州只有一座省级区域发展中心城市,那就是贵阳,遵义、安顺都无法成为省级区域发展中心城市,所以是不是双核结构都市区其实并无多大意义。随着交通与信息的日益发达,一个中心城市比较理想的辐射距离可达-公里,而以贵阳为中心方圆公里范围基本可以覆盖全省,一个中心城市就已经足够。因此,贵州最理想的城市布局:一个中心城市贵阳,一个黔中城市群(贵阳公里内的龙里县、惠水县、息烽县、贵定等县市积极融入贵阳一小时都市生活圈,形成黔中城市群),以及80个县城,而其它8个地级市并无明显优势。贵阳+黔中城市群这样一来,有必要调整目前的双核城市布局,实行“抓大放小”战略,亦即紧紧抓住大城市贵阳以及黔中城市群,全面放开80个中小县城,摒弃8个中等地级城市的发展思路。尽快形成贵阳为中心的黔中城市群以及80个各具特色的中小县级城市的布局。这样的1+1+80结构既有龙头中心又有百花齐放,可以说皆大欢喜!(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