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扶贫脱贫故事息烽县九庄镇黄沙村党

我叫杨秀瑜,家乡黄沙村是息烽县九庄镇最偏远的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2.7公里,多年来一直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因为交通差,家乡很穷困。

年,我应征入伍离开家乡,可是三年后我从部队退伍回去时,却发现家乡并没有什么发展变化,反而和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当时我就决定,要用心用情用力建设好家乡,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年,村里推选我为村委会文书人选,我成为一名村干部。我认为,想要发展必须先修路,这样村民才能出得去,信息才能进得来。当时的支书也特别支持我,为了给村里修路,我们多次往返县和镇相关部门找资金、拉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县道竹花村至黄沙村(黄沙河边)8.2公里长的公路获得了批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在一年之内修好路、通了车。年,黄沙村新建村委会也获得了批准,选址、协调土地、配合施工等各个环节,大家都亲力亲为,虽然很累,但是看着村里发生的变化,我的内心满是喜悦。

因为干了这些工作,让村子发展了,村里人越来越支持我,推选我为黄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后,我首先将用电安全提上工作日程。过去,村里一直使用木电线杆,时常发生用电安全事故,改电迫在眉睫。为了争取到县移民办的指标,我积极努力向上级汇报,最后成功在全镇范围内率先实施电力改造项目,完成了电杆安装。此后几年,我又相继向上级争取资金实施完成了8公里组组通公路、4公里机耕道、7个水池、米沟渠的土地治理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村的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础设施改善了,就要大力发展产业。这些年,我们村主要发展高效果蔬种植,产值逐年增加,村民的荷包越来越鼓。年至年,我们村种植脆红李约亩、椪柑亩、吊瓜余亩等。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我们向上级部门争取到40万元资金,新建了平方米的肉鸡养殖圈舍,用于带动村里的养殖户发展壮大产业和贫困户就近就业。经过与村支两委讨论决定,该鸡舍对外出租收到的租金除了用于日常维修外,剩余部分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当村支书这些年来,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我们村已经实现了整体脱贫。但是,我还不能停下,因为我当初就承诺过:致富路上,一个乡亲都不能少。

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贵阳晚报+/ZAKER贵阳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钱丽整理

编辑胡亚妮/编审李枫/签发黄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