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宪法宣传周我和宪法的故事司法

编者按: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11月29日至12月5日是全国第四个“宪法宣传周”。有一群人,整日与法律打交道。透过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他们更清楚地看到宪法的温度和意义。在国家宪法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走近法律专家、法官、司法所所长和律师,听听他们和宪法的故事。人物名片:刘瑾,贵阳市息烽县司法局养龙司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员      宪法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保障,没有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的法律体系,就没有和谐平安的社会。      我的工作需要经常和群众打交道,为群众处理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五年多来,我清楚地看到宪法如何保障大家的基本权利。      去年底,一位中年妇女李某找到我们,反映丈夫的叔叔婚内出轨,出轨对象是李某的姨妈,婶婶认为是李某在中间牵线搭桥,将这件事怪罪在李某和她丈夫头上。为了报复,婶婶通过直播平台辱骂李某夫妻俩。      了解情况后,我们介入了调解,调解过程并不顺利。作为事件核心人物,叔叔全程保持沉默,婶婶又情绪非常激动,随身携带农药。担心在调解过程中出现意外,我们采取冷处理法,先让双方保持冷静,然后引导叔叔开口。但叔叔将所有的错都归到自己的侄儿和侄儿媳妇身上,两口子依旧通过直播平台散布不好的言论,侮辱李某夫妻的人格。      这导致李某一家人在村里的名声受到很大影响。李某夫妻经常在外务工,以前孩子上下学都是靠村里其他人顺道接送,但因为这件事情,村里没有任何人愿意帮忙接送小孩。同时,村里也形成了不顺心就在直播平台骂人的坏风气。

我们多次上门调解,但叔叔婶婶一家仍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我们建议李某通过诉讼程序解决问题。在李某提起诉讼后,我们仍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叔叔婶婶的亲友继续帮助做工作,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案件在庭审前达成了调解,叔叔婶婶当庭对李某夫妻道歉,将网络上的视频全部删除。      我觉得,这就是宪法和国家法律体系对于公民人格权的保护,通过法律途径,人民群众可以实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这个案件,村里人意识到原来在直播平台骂人是违法的,坏风气被有效扼制,大家也明白了,遇到事情就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做了那么多年的法治宣传工作,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高度比较高,涵盖面比较广,直接向群众宣传宪法法条,群众实际上是不能理解的。      所以我们在宪法宣传工作中分人群、分年龄段、分受众知识架构。比如对学生侧重于通过有奖竞答、动漫这样的方式宣传宪法思想,针对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群众,采取以案释法的方式宣传具体法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从一条条具体的法条里,一件件真实的案例里,大家开始领悟到宪法精神,了解到作为中国公民,拥有什么样的基本权利,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基本义务,在拥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基本义务。      现在,通过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系列举措,养龙司镇民风有了很大转变,形成了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爱法的和谐局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岳端周梓颜

编辑严瓯

编审干江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