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贵阳贵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十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息烽县发布了今年以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息烽县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等工作,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截至12月15日,县级清单34项、实事件已全部办结,办结率%。
聚焦“急难愁盼”定实事,精准明确实事“着力点”。开展“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找实事。通过进农村、进社区、访英烈后代等方式,形成调研报告篇,转化为民生实事件,调研中为英烈后代解决困难问题15个。紧盯“五大任务”和省级、市级层面实事清单以及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找项目。息烽县涉及省级层面实事29件,涉及市级层面实事34件,省、市和县相同实事24件,形成91项指标项县级目标任务。督促各单位立足工作实际找目标,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确定民生实事余件。
聚焦统筹督导抓落实,多方联动上下“一盘棋”。组织领导到位。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每月定期汇总各单位实事办结进度。督促指导到位。对全县68家单位开展余次巡回指导,推动解决问题余个。县委督办督查局联合“两代表一委员”、县融媒体中心等开展实地查访5次,通报各单位实事办结进度2次,对3个滞后项目和单位责成加快推进。党员示范到位。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实践活动,建设党员先锋岗责任区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支,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次,基层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次,党员为身边群众办实事好事件。
聚焦群众满意暖民心,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沉下身子听民声、察民情。如县政法系统通过“开门纳谏”座谈会,广泛征集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等意见建议,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5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74件,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分别达到99.67%、98.80%。县教育局扎实推动“双减”工作,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整治,责停1家培训机构办学资格。聚焦群众关切“谋民利、纾民困”。如县自然资源局针对部分脱贫户就业难,持续选聘名脱贫人员为生态护林员。县人社局坚持就业为本,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23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在岗人数是人(其中年新增安置30人),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县应急局为全县户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受灾群众,争取和发放救助资金万元、大米吨。县融媒体中心宣传推介鹿窝枇杷等农特产品25个,吸引浏览、转载、点赞等10余万次。下足功夫“解民忧、舒民心”。如息烽县着力打造永阳街道15分钟生活圈,综合治理15条背街小巷,改造老旧小区4个涉及户,改造棚户区2个涉及户,新增余个公共停车位,建成小寨坝标准化农贸市场1个。推进“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建设,全县个30户人以上自然村寨农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置,改造提升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个,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已颁证登记农户46户,完成率92%。
聚焦创新举措固成果,探索建立为民“好机制”。建立“‘’融媒问政”机制。办理答复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转办的问题线索66件,办结63件,正常办理中3件,办结满意率%。建立“15”督办落实机制。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主任办公会调度6次,县委督办督查局牵头开展督促实事进展7次,县委巡回指导组牵头开展督导次。建立健全实事办理闭环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群众实事清单、派单领办清单等流程,一月一更新进度台账式调度8次,一周一更新调度4次。
息烽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久久为功持续利民为导向,探索制定一批惠民政策措施,推广出台一批便民实招硬招,健全完善一批利民长效机制,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走深走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娟实习生雷椰
编辑刘娟
编审谭仕伦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