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岑继维/制图

碧水青山环绕的开阳县城。

南龙乡茶叶基地。

■题记

爬坡过坎,闯关夺隘,艰难中彰显无畏的勇气;勠力攻坚,砥砺前行,奋斗中开创无限的可能。

过去的一年,开阳县聚焦经济发展,着力稳增长、提效益,拼出了“开阳自信”;聚焦产业转型,着力调结构、促升级,作出了“开阳贡献”;聚焦改革开放,着力强招商、增后劲,积蓄了“开阳力量”;聚焦城乡建设,着力夯基础、树形象,跑出了“开阳速度”;聚焦生态环保,着力抓治理、重保护,体现了“开阳作为”;聚焦脱贫攻坚,着力补短板、惠民生,抒写了“开阳情怀”;聚焦自身建设,着力提效能、优环境,展现了“开阳效率”,全县呈现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干部感恩奋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良好局面。

去年,开阳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3亿元,同比增长11%;万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2亿元,同比增长12%;新引进省外到位资金.01亿元,同比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0万美元,同比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元,同比增长10%。

今年,开阳县将围绕中共贵阳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开阳县撤县(市)设市辖区的决议和“一品一业、百业富贵”的愿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中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区。

A构建具有开阳特色的“四大产业体系”

贵阳市提出开阳县要打造中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区,是坚持引进主导产品与完善配套产业双管齐下,以品育业、以业带链、以链集群的重要举措。

在此背景下,开阳县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挥优势、找准定位,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产业大道为“走廊”,主动融入中高端消费和中高端制造产业链条,锁定目标产品和重点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完善配套产业。特别是要重点围绕装备制造、原材料、辅料、配件及包装件等环节,吸引外来投资延链补链,聚集上下游产品和关联企业,降低配套成本,形成倍增效益,培育一批耦合度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开阳县提出“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举,构建具有开阳特色和亮点的中高端制造业“四大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以精细磷煤化工为基础的“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以茶叶、中药材、食用菌全产业链为基础的“富硒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聚集区”,以山地旅游资源为基础的“山地体育装备制造产业园”,以中高端消费品为增长极的“日用消费品制造产业园”,建成核心配套区的“主战场”。

B实施短中长“三步走”战略做强实体经济

要实现既定的目标,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开阳县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大做强以中高端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

从短期来看,开阳县将“补齐短板、提升质量”,力争用2年时间,夯实交通、物流、园区、开放等平台基础,推动对外贸易合作更加深入,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重点引进和培育2家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中高端制造企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实现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总产值达亿元。

从中期来看,开阳县将“强筋健骨、率先突破”,力争再用5年时间,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体系,让各产业体系都有1至2个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夯实产业集聚基础,实现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总产值达亿元。

从长期来看,开阳县将“聚核增效、形成集群”,力争再用10年时间,做强做优以中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到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亿元以上。

C“三个聚焦”多方发力推动“核心配套区”建设

如何建设中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区?围绕这一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开阳县提出“三个聚焦”,通过统筹城乡要素、产业调整、市场配置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来多方发力,实现产业配套高度衔接、供需高度协同。

聚焦“工业振兴”和“乡村振兴”。经济新常态下,要实现发展调速不减势、总量增加质更优,根本出路在制造业。而工业一直是开阳县的重要支撑,因此,开阳县必须坚持工业高端化,加快实施工业振兴,加快融入全市中高端制造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开阳中高端制造新的发展优势。同时,开阳作为贵阳的农业大县,必须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新增量,坚持农业高效化,培育好富硒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形成中高端消费和制造新的增长点。

聚焦“城市发展”和“旅游发展”。城市是产业的载体和保障,产业是城市的根基和内核,两者相辅相成。要坚持围绕产城一体、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思路,推动城市建设与产业配套齐头并进,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实现产业功能、城镇功能融为一体,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打造产城人高度融合的产业小镇。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面对日益“升温”的旅游市场,开阳县将在现有的旅游资源和大型赛事活动的基础上“借梯登高”,引进一批山地体育产品和品牌,推动旅游装备制造实现突破,促进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有效平衡。

聚焦“走廊建设”和“园区建设”。“大交通”是延伸和支撑产业走廊的基础,“大园区”是承接和助力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开阳县将加快推进产业大道建设,坚持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空间,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进自主创新、加强区域分工合作结合起来,提高亩均投资强度和产出贡献,把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区域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D“五大措施”打造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聚焦供给能力的提升,推进交通大发展、布局大优化、产业大集聚、行动大突破、要素大保障,以开放的扩大推动改革的深化,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开阳县将以大交通助力大发展,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核心枢纽。主动聚焦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把握参与互联互通建设的切入点,全力构建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网络、互利互惠的现代物流体系、互助互补的信息融通平台,通过统筹“三大基础”,畅通交通、物流、信息开放通道,增强枢纽功能,建设开放前沿“新阵地”。

以大布局提升大载体,拓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空间能级。聚焦“产城人”一体化科学发展,在严格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扩容提质优化空间布局、固本培元优化产业布局、深耕细作优化市场布局,通过优化“三大布局”,做强载体、培育优势,提升空间、产业和市场承载力,全域拓展对外开放层次。

以大产业推动大集聚,培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大引擎。以中高端消费和制造为重点,突出“磷”、核心是高端制造,突出“硒”、核心是品质品牌,突出“旅”、核心是提档升级,通过抓实“三次产业”,实现产业配套衔接、融合创新、集聚发展,提高规模效益,培育耦合度高、竞争力强、独具开阳特色的产业集群。

以大行动带动大突破,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素洼地。按照全域开放、全面开放的要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稳得住”有机结合,实施招商引业大突破、营商环境大提升、民营经济大发展“三大行动”,聚集优质资源和要素,助推高质量发展。

以大驱动激发大活力,夯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需要人才、科技、金融“三方发力”,构筑“三大支撑”,补齐开放短板、激活开放元素、做强开放优势。

开阳县出台措施

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开阳县出台《中共开阳县委关于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顶层设计、产业发展等做出规划——

强化规划引领

编制《开阳县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城镇扩容提质,形成“一带两片、一核两点两轴、三中心”的空间引导格局,聚集人口约55万人。围绕产业大道重点布局中高端制造业及配套产业,打造中高端制造配套产业集聚区。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以城关、双流、永温组团为主,打造县域驱动核心,作为区域核心功能的承载地,加快推动撤县设区,提升城镇综合功能和资源承载能力。以楠木渡、冯三作为外围城镇支点,规划引导南北和东西两条城镇发展轴,培育花梨作为整个乌江流域的综合生态服务中心(高端生态疗养、港务经济等),将南江和禾丰、龙岗分别打造成以旅游服务及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生态专业服务中心。构建“一带一心三区”的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中部自然生态旅游发展带、县域新型工业发展核心区、北部现代高效农业经济区、东部港口经济带动一三互动发展区、南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依托“大交通”“小城镇”规划建设一批高端生态疗养、港务经济、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小镇,全面提升开放发展的承载能力。

开发“硒”元素

瞄准市场需求,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富硒”和“苗药”品牌,着力发展以茶、药、菌为主的富硒农特产品,重点发展以中药特色饮片及心脑血管、抗肿瘤类化学药和抹茶、茶多酚为主的健康医药衍生产品,加快富硒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高、特、专、精”农产品消费品牌,打造贵阳市乃至贵州省富硒农特产品加工示范区,全力打响“中国硒州”名片。

升级“磷”产业

强化科技支撑,鼓励企业实施自主创新,加强与国内外领先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开发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电子级磷化工系列产品。支持磷化工产业与新能源产业有机对接,做好新能源材料系列产品的深度研发,做大做强新能源全产业链。支持铝及铝加工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产品层次,重点发展蓝刚玉、复合刚玉等高档磨料和耐火材料等。

深挖“旅”资源

加快以南江大峡谷、十里画廊等为核心的贵阳北部大5A景区集群建设,坚持“水东硒州·诗画开阳”的品牌形象定位,着力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设施完善、服务优良的世界喀斯特山地休闲度假胜地和全国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旅游全域化发展,重点开发山地特色、休闲度假、康疗养老、山地运动四大旅游产品,积极承办和开发山地户外运动高端赛事,努力打造休闲度假、生态文化和健康养老旅游新高地。深挖开阳特色文化内涵,做深、做透水东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大力引进优强企业参与本地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技术的改造提升,打造新型文化旅游商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