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开阳县高寨乡以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和推进移风易俗为目标,明确时间表,制作并上墙“五治”作战图,倒排工期,抓实农村“五治”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高度重视,凝聚合力推进。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工作格局。成立了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领导机构,先后召开16次党政联席会、11次专题会研究部署农村“五治”工作。并成立乡农村“五治”办公室,建立了月督查、季排名、年度考核,以及信息报送、明察暗访等多项工作制度,并以文件形式下发。目前,共开展督查11次,下发督查通报2期。
党建引领,干群携手共建。积极探索“党建+‘五治’”工作新路径,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主战场,将党旗插在基层治理一线。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班子成员逐村逐街指导检查,包组干部下沉网格,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形成了“领导统筹、干部下村、党群联动”的工作机制,带领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推进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持续提升,让乡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目前,共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余次,参与群众达余人。
因地制宜,着力打造样板。引导各村按照类别挖掘亮点,推进农村“五治”工作。并以“三清一改”为重点,接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乡8个村庄均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因村施策,统筹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刚性治标,系统治本,打造1个示范样板村。成功申报到省级宜居农房示范点,作为全省50个试点之一的久场村李家院组的宜居农房试点项目已获批在建,项目涉及农户80户、房屋幢,将按照两化、四拆、两清、三园标准对农房进行改造,进一步完善农房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
完善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治房”方面。借鉴水东乡舍模式开展闲置农房盘活试点,依托旅游资源招商引资一家企业在牌坊村首期盘活闲置农房5栋。打造一站式审批窗口,持续做好违建管控,拆除闲置危房65栋,同时,成功完成久场村李家院组省级宜居农房示范点申报。“治水”方面。补齐供水设施短板,高寨、久场集镇污水处理提升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计划分别达到日处理量吨、80吨,可实现集镇污水全消纳。“治垃圾”方面。在常住人口30户以上村民组投放垃圾斗,购置并摆放垃圾分类箱个引导群众自觉做到“家中干湿分,出户干湿投”;在久场村、高寨村实行拆桶并点、分时段收运,从源头上减量;由市综合执法局拟建设乡级分拣中心1个,拟建设垃圾分拣站8个,目前已完成选址。“治厕”方面。全面推行“三队一卡”(技术服务队、改厕工匠队、监督管理队、治厕明白卡)扎实推进治厕工作,目前已开工户,开工率%。“治风”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摒弃陈规陋习。在久场村先行先试“道德评议会+红黑榜机制”,每季度按照标准选出“红黑榜”上榜人物或家庭,辐射带动其他7个村。大力整治农村“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婚丧陋习,制止滥办酒席12起。
建管并举,治理成效显著。强化督查考核、表彰问责,建立督查督导机制,不定期开展干部应知应会测试,目前已开展3次测试,第一次及格率86.1%,第二次及格率96.2%,第三次及格率%,知晓率逐次提升。落实联席会议制度,更好发挥各“五治”牵头部门及各村的协同作用,及时召开各类现场推进会议,总结推广基层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垃圾积分兑换制度,着力从源头减量,形成切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机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融媒体等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先进典型、工作成效等方面的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自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高寨乡除开展常规宣传外,率先在开阳范围内通过抖音小视频、